[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38745.5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邬建伟;胡风;张超;张建宝;王永忠;董发;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0;F21V19/00;F21V23/00;F21V29/503;B05D3/0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紫外 固化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包括基板、反光镜、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底板部、侧边限位条、中央限位条和导线引导条,所述侧边限位条、中央限位条和导线引导条平行排布并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板部同一侧上,且所述侧边限位条和导线引导条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限位条两侧;所述反光镜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对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光镜与发光组件相邻且相对倾斜设置的方式,使装置无须增加过多发光单元便可实现高辐照效果;同时COB发光单元中的COB芯片采用串并联混合设置的方式,避免了因少部分芯片损坏而导致整体装置无法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固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
背景技术
紫外固化是指在紫外光源辐照下,利用光引发剂的感光特性,采用紫外光引发形成激发态分子,并分解成自由基或离子,进而使小分子不饱和有机物进行聚合交联的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紫外固化过程。
在光纤制备过程中,常需要采用紫外固化工艺对裸光纤上的有机涂层进行固化处理。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线性排布的LED灯珠作为紫外光源,配合光学透镜对光纤进行表面固化;但一方面采用光学透镜对线性的紫外光源进行汇聚,难以达到高度聚焦的效果,使得现有技术中光纤受到的紫外辐照程度不够理想;另一方面,若通过增加LED灯珠的数目来强化对光纤的紫外辐照程度,则容易产生高功耗发热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光源组件的寿命。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紫外固化光源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紫外光源装置辐照效果及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包括基板、反光镜、发光组件和散热组件,其中:基板包括底板部、侧边限位条、中央限位条和导线引导条,侧边限位条、中央限位条和导线引导条平行排布并依次设置于底板部同一侧上,且侧边限位条和导线引导条分别位于中央限位条两侧;反光镜相对底板部倾斜设置并卡接于侧边限位条与中央限位条之间,发光组件相对底板部倾斜设置并位于中央限位条与导线引导条之间;散热组件设置于底板部远离反光镜一侧。
其中,沿中央限位条至侧边限位条方向,反光镜与底板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沿中央限位条至导线引导条方向,发光组件与底板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其中,导线引导条中设置有供发光组件的导线引出的若干通孔,且导线引导条中设置有供安装温度传感器的若干空腔。
优选的,发光组件包括支撑板、若干COB发光单元和若干螺钉;沿中央限位条至导线引导条方向,支撑板与底板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若干COB发光单元以直线方式依次排布并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板上,且相邻COB发光单元之间相互串联。
优选的,COB发光单元包括14个COB芯片和COB基板,COB基板一侧与支撑板连接,另一侧均与COB芯片连接;14个COB芯片均分为两组,每组七个COB芯片之间相互串联,且两组COB芯片之间相互并联。
优选的,散热组件包括若干散热翅片,若干散热翅片以平行排布方式,垂直设置于底板部远离反光镜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通过反光镜与发光组件相邻且相对倾斜设置的方式,使装置无须增加过多发光单元便可实现高辐照效果;同时COB发光单元中的COB芯片采用串并联混合设置的方式,避免了因少部分芯片损坏而导致整体装置无法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紫外固化的灯体组件一实施方式的COB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8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