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38464.X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丰;唐存军;方平光;卢营;曹际宣;李国锋;金勇;周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淑歌 |
| 地址: | 1001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沉降大颗粒物的第一沉淀池、去除废水中油污的第二沉淀池和沉降细小颗粒物的第三沉淀池,该装置采用整体式设置,对第一隔墙的高度进行限定,使其低于废水水面的高度,进而连通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该方式可以扩大水流面积,降低水流速度,使得废水中的颗粒物最大程度的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中沉淀,同时水波可以从第一沉淀池传递至第二沉淀池,使浮在废水表面的油污借助水波的推动力吸附在吸油装置中,不需要再增加额外的外力即可达到提高吸附油污的效果;第三沉淀池可以对细小颗粒物进行再次沉淀,达到了清除细小颗粒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又称水电厂,它包括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种类多、水量大、悬浮物浓度高,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施工区生态环境及下游河道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水电站产生的污废水按时段分为施工期废水和运行期废水,不同时段按其来源和性质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类,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基坑废水、砂石料加工冲洗水、混凝土养护水等,生活废水主要来自场内部分操作阀件在检修和清洗时的含油废水。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工程建设产生的废水必须达标排放,这就对基坑废水处理提出了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CN108751459A,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进水池、油污分离池、分离池和过滤池,之间通过管道连通设置,该专利中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复杂,需要单独设置过滤组件、油污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吸附组件等,而这些组件需要定期维护、更换,人工和耗材成本高,且根据不同废水组成和颗粒物的粒径来调整过滤组件,较为麻烦,不具有通用性,且分体式装置的建设成本高。此外,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还存在经济性和环保性差、污泥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吸油效果差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沉淀池,用于实现较大颗粒物的沉降;
第二沉淀池,用于去除待处理废水中的油污,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的高度低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高度,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吸油装置;
第三沉淀池,用于实现细小颗粒物的沉降,所述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之间以第二隔墙进行分隔,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三沉淀池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沉淀池;
所述第一沉淀池为一个或多个沉淀池;
所述第二沉淀池为一个或多个沉淀池。
所述吸油装置为土工布。
所述吸油装置采用脚手架钢管架设在池边墙上,土工布铺开晾挂在钢管上,使其浸入池水中30-60cm,吸油装置架设1-3道土工布,每道间距大于50cm,及时更换吸满油污的土工布。
所述第一沉淀池侧壁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用于排入废水;
所述第三沉淀池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三沉淀池的高度。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之间的距离低于第一隔墙的高度。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1.67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8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