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旋转扭力的换挡手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7089.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0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韩保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子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旋转 扭力 换挡 手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旋转扭力的换挡手球,包括手球及换挡杆,手球包括球形部及设于球形部底部的柱状部,手球的底部开设有与换挡杆相适配的内孔,内孔的顶部设有插孔,换挡杆的顶部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头,柱状部内设有与换挡杆相适配的换挡杆固定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装卸,可有效提高换挡手球与换挡杆之间的旋转扭力,提高成品通过率以及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善旋转扭力的换挡手球。
背景技术
换挡是驾驶汽车的主要操作步骤之一,驾驶员通过改变换挡操纵杆的位置实现换挡。为方便驾驶员操作,在换挡操纵杆上部设有换挡手球。现有换挡手球与换挡操纵杆的连接端面较为光滑,在换挡手球与换挡操纵杆正常装配后旋转扭力不足,大多低于20NM,易使换挡手球与换挡操纵杆发生相对转动,影响驾驶安全,同时也使换挡手球上的挡位标记发生偏移,不方便驾驶员识别挡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善旋转扭力的换挡手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善旋转扭力的换挡手球,包括手球及换挡杆,所述的手球包括球形部及设于球形部底部的柱状部,所述的手球的底部开设有与换挡杆相适配的内孔,所述的内孔的顶部设有插孔,所述的换挡杆的顶部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头,所述的柱状部内设有与换挡杆相适配的换挡杆固定机构。
所述的插孔与插头配合使用,以提高手球与换挡杆之间的旋转扭力,避免换挡手球在使用时发生手球与换挡杆的相对转动,保证了驾驶安全,同时也避免换挡手球上的挡位标记发生偏移,方便驾驶员识别挡位。换挡杆固定机构一方面用于将手球与换挡杆固定安装,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两者的旋转扭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孔的内径小于内孔的内径,并且所述的插头与插孔过盈配合。
所述的插孔与插头通过过盈配合,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提高手球与换挡杆之间的旋转扭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换挡杆固定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于柱状部上并与内孔相连通的定位通孔、开设于内孔的侧壁并与定位通孔相对设置的定位盲孔以及设于定位通孔及定位盲孔内的定位杆,所述的换挡杆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换挡杆固定通孔。
通过将定位杆依次穿过手球上的定位通孔与换挡杆上的换挡杆固定通孔及手球上的定位盲孔,将手球与换挡杆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杆的前端侧面设有限位键,所述的定位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键相适配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换挡杆固定机构还包括设于定位通孔下方的定位杆固定组件。
所述的定位杆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定位杆,避免定位杆发生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杆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柱状部侧面并位于定位通孔下方的固定槽、沿竖直方向设于固定槽内的固定弹簧、设于固定弹簧顶部的拨杆以及沿竖直方向设于拨杆上的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槽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通孔相连通并与固定杆相适配的定位开孔,所述的定位杆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杆的顶部穿过定位开孔并位于固定孔内。拨杆的前端伸出固定槽外。
限位键与限位槽配合使用,以使得定位开孔与固定孔相对应。
安装定位杆时,下压拨杆使固定杆离开定位通孔,将定位杆穿过定位通孔并置于安装位置,松开拨杆,固定杆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穿过定位开孔并进入固定孔内,将定位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杆的顶部包括沿柱状部的径向向内依次连接的倾斜面及平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子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子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7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顶棚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信息通信机柜的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