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35404.2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徐方剑;祁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电流 断路器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座、试验按钮、动接触件、静接触件和线路板,试验按钮活动连接在壳体座上,所述动接触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中部套设在设置在壳体座内的支撑轴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线路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抵接在试验按钮上形成接触端,所述试验按钮可驱动接触端移动至与静接触件接触并导通。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能规避现有的铜片结构的缺陷,大大提高试验按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造工艺上有较好的提升,使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可靠性显著提高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功能,便于使用者对剩余电流功能的检查,通过操作试验按钮来判断其功能是否完好。
现有技术中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一般采用带有弹性的铜片材料作为接触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变形、复位不良等缺陷,导致其对产品功能存在误判的风险;同时接触片与线路板的连接需要通过引线等经锡焊或其他工艺来实现,工艺相对复杂,制造成本也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规避现有的铜片结构的缺陷,大大提高试验按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造工艺上有较好的提升,使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可靠性显著提高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壳体座、试验按钮、动接触件、静接触件和线路板,试验按钮活动连接在壳体座上,所述动接触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中部套设在设置在壳体座内的支撑轴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线路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抵接在试验按钮上形成接触端,所述试验按钮可驱动接触端移动至与静接触件接触并导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旋弹簧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螺旋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或扭簧,螺旋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线路板上,接触端由试验按钮驱动可朝靠近静接触件的方向移动并与静接触件接触导通,之后,试验按钮可在接触端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此处的螺旋弹簧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弹簧本身的功能,对试验按钮施加反作用力,使其能及时恢复到正常位置,二是作为导通功能,一端与线路板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在线路板另一点的静接触件构成动静接触系统,动接触件也可以是涡卷弹簧,同样能实现该功能,但是稳定性和效果不如螺旋弹簧,固定端与线路板可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支撑轴供螺旋中部套设,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轴的直径与螺旋中部的内径适配,支撑轴上设置有限位凸环,该限位凸环与扭簧构成限位配合,避免扭簧滑动,实现电路装置的可靠接触和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动接触件为扭簧,所述试验按钮的一端穿出壳体座形成按压端,另一端位于壳体座内与扭簧的接触端抵接形成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上具有一弧形面,接触端抵接在该弧形面上并与弧形面构成相切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动接触件为扭簧,按压端裸露在壳体座外,便于人工操作,弧形面的设置保证接触端沿螺旋方向为弧形面的切线方向,在试验按钮被按下带动扭簧工作时,保障扭簧的平稳运动,提高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端上具有一凹陷,所述弧形面位于该凹陷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凹陷的设置具有限位的作用,避免接触端与驱动端脱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陷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臂,另一侧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由靠近凹陷的一侧至远离凹陷的一侧向远离扭簧的方向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臂的设置能避免接触端随意跳动,保障动接触件工作稳定,装配时,倾斜面的设置可方便接触端滑进试验按钮的凹陷内,装配好后,扭簧对试验按钮有一定的初反力,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保证试验按钮的初始位置正确,二是保证与静接触件的距离,防止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5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式三舱管廊蒸养结构
- 下一篇:自动接墨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