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湿漏电水温过热报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3430.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杨勇洲;马晓龙;王晓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漏电 水温 过热 报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湿漏电水温过热报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漏电测试装置的水槽,水槽内设有电泳装置,水槽的排水口与排水管道连接,水槽的排水口处设有过滤网。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去除水溶液红褐色絮状物沉淀,使水质得到净化,保证水循环畅通,水溶液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温度,便于设备维护保养,保护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湿漏电水温过热报警的装置,属于实验室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湿漏电测试装置长期使用后,排水软管容易发黄,严重可使排水管道堵塞,尤其在冬季,此情况常常使得水槽中水溶液不能循环而导致加热器过热运行,蜂鸣报警,而水溶液温度也升高不起来。
随着近几年光伏行业的迅猛发展,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不断增大,对于运行几十年的老电站,组件的绝缘性能好坏尤其重要,通常组件在户外安装,组件长期在经受外界冰雹,大风,雨雾等恶劣自然环境下高压下运行,组件各封装材料老化变形,水汽会渗入组件内部,导致其绝缘性能都会有些许的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造成漏电的发生,引起电站发电量的减少,严重可威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对于组件的湿漏电测试显得及其重要。目前,IEC61215-2:2016《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第2部分测试程序》MQT15规定了湿漏电测试的具体测试要求,以验证组件在潮湿环境下的绝缘性能的好坏。
现有的湿漏电测试装置是提供模拟户外雨雾环境并进行该情况下组件的绝缘测试,在一个导电的恒温水槽中将组件放入浸泡数分钟后,用绝缘耐压测试仪测试组件的绝缘性能,以此来评价组件质量的绝缘性能好坏,组件内部是否会有水汽进入,是否会有漏电发生的可能性。
现有的湿漏电测试装置具体是将组件放置在恒温的导电NaCl水溶液中(纯水中加入NaCl以增大水溶液的电导,满足IEC61215-2:2016MQT15中电导率的要求),将绝缘测试仪的正负极分别与组件铝边框及水溶液中的铁柱连接,测试仪给组件施加1000V的系统电压,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参与导电,水溶液成电解质,形成导电的回路,以此测试组件的绝缘电阻的大小。但与此同时,由于加入了钠盐,铁柱中的氧化铁在空气中会与水发生缓慢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少量不会沉淀),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铁,氯化铁通常以水合氯化铁的形式存在,是黄色的液体,如果在加热情况下,水合氯化铁会生成氢氧化铁的胶体,产生红褐色的絮状物沉淀,在水溶液加热循环过程中,会造成PVC透明钢丝软管管道发黄甚至堵塞,使水溶液不能循环加热,而容易造成加热器过热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如何防止湿漏电测试装置的排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止湿漏电水温过热报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漏电测试装置的水槽,水槽内设有电泳装置,水槽的排水口与排水管道连接,水槽的排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的电泳装置包括“U”型的铂电极,铂电极的两端分别为阳极和阴极,铂电极的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接通;铂电极设于水槽的水面下。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去除水溶液红褐色絮状物沉淀,使水质得到净化,保证水循环畅通,水溶液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温度,便于设备维护保养,保护加热器的使用寿命,防止湿漏电测试装置排水软管长期使用情况下,排水软管管壁变黄,管道堵塞,导致水温过热报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止湿漏电水温过热报警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湿漏电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未经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3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