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可调光驱动芯片及光电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2979.9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20 | 分类号: | H05B45/20;H05B45/345 |
代理公司: | 成都恪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3 | 代理人: | 张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调光 驱动 芯片 光电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可调光驱动芯片及光电模组,涉及LED驱动芯片领域。该LED可调光驱动芯片包括:预稳压模块、带隙基准模块、功率补偿模块、色温切换模块及恒流控制模块;所述LED控制芯片从LED灯串上获得输入电压,所述预稳压模块将所述输入电压稳压为直流电压,所述带隙基准模块为所述功率补偿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功率补偿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的峰值与当前电流产生对应的参考电压再输出给所述恒流控制模块,使得流经LED的电流跟随电压分段变化从而保证较高的功率因数;所述色温切换模块根据所述供电电压的变化感知片外墙壁开关动作,生成控制冷暖色灯串切换的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恒流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及冷暖色温随意切换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可调光驱动芯片及光电模组。
背景技术
LED照明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遍布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合。技术层面上,LED照明的具体指标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恒流性能优良、高效率、成本低廉、可调光的LED照明系统将面临者更大的市场。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反激式 LED驱动器,在使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同时,附加了调光功能。但另一方面,反激变换器需要变压器隔离输入级和输出级,其他开关电源比如buck变换器也需要电感来存储能量,这些磁性元件都会增大电路面积和提升系统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及延长LED光源装置寿命的LED可调光驱动芯片及光电模组,本LED可调光驱动芯片不使用变压器和电感,能通过墙壁开关实现冷暖色温的切换。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可调光驱动芯片,包括:预稳压模块、带隙基准模块、功率补偿模块、色温切换模块及恒流控制模块;所述LED控制芯片从LED灯串上获得输入电压,所述预稳压模块将所述输入电压稳压为直流电压,所述预稳压模块与所述带隙基准模块及所述色温切换模块电连接,所述直流电压为所述带隙基准模块及所述色温切换模块的供电电压;所述带隙基准模块为所述功率补偿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功率补偿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的峰值与当前电流产生对应的参考电压再输出给所述恒流控制模块,使得流经 LED可调光驱动芯片的电流跟随电压分段变化从而保证较高的功率因数;所述色温切换模块根据所述供电电压的变化感知片外墙壁开关动作,生成控制冷暖色灯串切换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LED可调光驱动芯片还包括过温保护模块;所述过温保护模块与所述恒流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所述LED控制芯片过温时,所述过温保护模块用于将过温信号传递给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并关闭所述恒流控制模块中的输出通道,使得所述LED灯串停止发光。
优选地,所述预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输出直流电压,所述直流电压为所述带隙基准模块及所述色温切换模块供电。
优选地,所述带隙基准模块包括启动电路及带隙基准电路,所述带隙基准电路包括第一双极型晶体管及第二双极型晶体管;所述启动电路用于在电路启动时注入小电流从而摆脱零电流点,使得电路稳定;所述第一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过温保护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功率补偿模块包括峰值检测电路、选择器电路和动态基准电路;所述峰值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入电压的峰值,所述动态基准电路用于产生新的基准电压,所述选择器电路用于选择最终基准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2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均匀加热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包缝机用压脚臂及压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