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1349.X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康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热量 回收 功能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支撑架体、注塑上模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架体的正下方焊接有烘干底座,且烘干底座的外侧铰接固定有密封箱门,所述烘干底座的正上方放置有注塑下模,且注塑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管道,所述注塑下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注塑上模的正上方连接有导液管道,且注塑上模的外侧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体,且储水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该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采用导液管道与进液通孔,通过导液管道将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的内腔连接为一体,便于液体循环流动,进而增加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内部热量散发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注塑模具一次生产的塑胶产品的数量增加,塑胶液体在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外接的设备对模具内部的热量进行冷却处理,加速模具内部塑胶液体成型的速度。
现在注塑模具的结构单一,需要外接其它设备进行冷却操作,导致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散发的空气中,造成大量的资源的损失,且模具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液体静态流动容易影响到液体吸热的速度,不能有效降低注塑模具内部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注塑模具的结构单一,需要外接其它设备进行冷却操作,导致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量散发的空气中,冷却液体静态流动容易影响到液体吸热的速度,不能有效降低注塑模具内部的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支撑架体、注塑上模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架体的正下方焊接有烘干底座,且烘干底座的外侧铰接固定有密封箱门,所述烘干底座的正上方放置有注塑下模,且注塑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管道,所述注塑下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注塑上模的正上方连接有导液管道,且注塑上模的外侧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体,且储水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注塑上模的正下方,所述注塑下模的正上方开设有进液通孔,且注塑下模的内壁开设有注塑腔体,所述储水箱体的正上方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有旋转轮盘和搅拌杆,所述注塑下模的底部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支撑架体的下方轴承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正下方连接有锥齿,所述烘干底座的内部安装设置有烘干风扇。
优选的,所述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的均采用双层中空矩形结构,且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通过导液管道与进液通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道的长度大于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之间的距离,且输水管道的直径为进水管道直径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体与注塑上模为相互贴合,且注塑上模的纵截面为“凹”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注塑腔体与注塑管道为相互垂直,且注塑管道的宽度大于注塑下模内部宽度,并且注塑管道的数量为4组。
优选的,所述烘干风扇与散热片为相互平行,且散热片与注塑下模的底部焊接为一体结构,并且烘干风扇通过旋转杆和锥齿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注塑模具;
1、采用导液管道与进液通孔,通过导液管道将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的内腔连接为一体,便于液体循环流动,进而增加注塑下模与注塑上模内部热量散发的速度,进而加速冷却液体对热量吸收的速度;
2、采用旋转轮盘及搅拌杆,旋转轮盘一方面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进而加速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而提升对塑模具内部的温度降低效率,并通过旋转轮盘对旋转力度进行传动,提升对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康,未经张少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1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高强再生混合预制桩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码垛功能的砌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