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30018.4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玲;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影像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滑道,滑道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横梁,横梁的内部设置有悬滑轨,悬滑轨的下端面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半圆板,半圆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角度尺,半圆板的前端设置有探针,探针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栓,探针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标线,第一底座的侧端面设置有扶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扶手,方便本装置医护人员移动本装置,通过设置刻度标线和观察窗,使探针不会对刻度造成遮挡,提高穿刺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头颅CT影像能准确的表现出颅内病变的形态和位置,对占位性病变诊断率高,但对病变性质不能正确的定性,有待钻孔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诊断,如何用CT影像片在颅外标出病变投影位置,为穿刺定点或手术切口定位准确是临床医生盼望已久的。
存在以下问题:
1、近年来生产的CT机定位仪只能在CT机上定点穿刺,不能解决手术台上对病变的定点和定位,同时因该设备价格昂贵,操作技术复杂,中小医院不能具备。
2、穿刺时角度不能准确确定,穿刺失误率高,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解决了近年来生产的CT机定位仪只能解决在CT机上定点穿刺,不能解决手术台上对病变的定点和定位,同时因该设备价格昂贵,操作技术复杂,中小医院不能具备,且穿刺时角度不能准确确定,穿刺失误率高,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内部设置有悬滑轨,所述悬滑轨的下端面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移动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角度尺,所述半圆板的前端设置有探针,所述探针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探针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标线,所述探针的下端面设置有针头,所述移动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侧端面设置有扶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扣固定连接于半圆板的上端面,所述凹槽固定连接于移动块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窗固定连接于探针的中部,所述刻度标线固定连接于观察窗的两端,且刻度标线与针头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悬滑轨固定连接于横梁的内部,且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悬滑轨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扶手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的两端,且滑轨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的上端面,且扶手固定连接于第一底座的侧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度尺固定连接于半圆板的下端面,且角度尺为半圆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针上端通过第一螺栓转动连接于半圆板的前端,所述针头固定连接于探针的下端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市中心医院,未经襄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0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坐姿矫正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连接的旋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