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罩锁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8927.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军;文涛;周健;李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罩锁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罩锁安装结构,包括前罩锁本体和水箱支架,水箱支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两侧支撑梁,在水箱支架的前侧设有一纵梁,所述纵梁的下端与所述下横梁相连,其上端延伸至靠近上横梁;所述前罩锁本体上部与上横梁相连,下部与纵梁的上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的前罩锁同时与所述水箱支架的上横梁和纵梁固定,汽车前罩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通过上横梁和纵梁快速散开并通过纵梁将能量传递至下横梁,使上横梁、纵梁和下横梁共同分担,从而防止水箱上横梁的剧烈抖动,起到保护上横梁的作用,避免上横梁因为冲击疲劳而出现裂纹、断裂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罩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前罩锁全部安装点都是在水箱上横梁上,这就需要水箱上横梁有较高的刚度值。然而,即使采用较高刚度值的水箱横梁,当前罩砸下来的一瞬间,水箱上横梁还是会发生剧烈抖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箱横梁会因疲劳而出现裂纹,甚至断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前罩锁安装结构来保障前罩锁安装区域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前罩锁安装在水箱上横梁使得对上横梁的刚度要求高,且前罩下落容易对上横梁以及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前罩锁安装结构,能够保护水箱上横梁不受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汽车前罩锁安装结构,包括前罩锁本体和水箱支架,水箱支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两侧支撑梁,在水箱支架的前侧设有一纵梁,所述纵梁的下端与所述下横梁相连,其上端延伸至靠近上横梁;所述前罩锁本体上部与上横梁相连,下部与纵梁的上端相连。
通过在水箱支架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置一纵梁,将汽车的前罩锁同时与所述水箱支架的上横梁和纵梁固定,与传统的前罩锁仅安装在水箱支架的上横梁相比,在汽车前罩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能够通过上横梁和纵梁快速散开并通过纵梁将能量传递至下横梁,使上横梁、纵梁和下横梁共同分担这些能量,从而防止水箱上横梁的剧烈抖动,起到保护上横梁的作用,避免上横梁因为冲击疲劳而出现裂纹、断裂的情况。并且,由于纵梁和下横梁分担了上横梁受到的冲击能量,因此降低了对上横梁的刚度要求,也降低了上横梁的制造成本。此外,也避免了前罩砸落下使水箱上横梁抖动而砸坏大灯和周边伤漆的风险,一举多得。
进一步,所述前罩锁本体的下端具有一向背离纵梁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下侧板,该下侧板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纵梁连接,下侧板具有一定的面积,使得前罩锁本体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牢固。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通过螺栓与纵梁相连,其上端具有一向背离纵梁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与所述下侧板紧固在一起。这样连接板与支撑板连接牢固。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向纵梁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定位板,在纵梁上对应定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板从该定位孔穿过并与定位孔紧配合在一起。通过将定位板穿入定位孔中实现预定位,再通过螺栓将连接板与纵梁固定,从而实现前罩锁本体与纵梁的固定,使得安装更加容易。
进一步,所述纵梁为槽型结构,其上部的槽底的中部向槽内侧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连接板与凸起部背离槽底的一侧相连,这样,纵梁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加整个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纵梁的槽底与槽壁之间圆弧过渡,这样,能够避免纵梁上的应力集中,并且增加零件的强度。
进一步,所纵梁的下端的两侧具有向外侧翻折形成的翻边,在两翻边上分别设有一竖向设置的条形孔;在下横梁上对应条形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纵梁与下横梁之间通过贯穿条形孔和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由于水箱的上横梁和下横梁都是焊接件,在固定纵梁时,由于公差累积,使得纵梁与下横梁的连接位置有偏移。采用条形孔使得纵梁与下横梁的连接处Z向可调,便于安装,设计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8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配网旁路作业用电缆架
- 下一篇:一种可分相自适应控制的半主动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