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27455.0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8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丽;张寿珍;王向前;刘蕊;杨新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0 | 分类号: | H02J9/00;H02J9/06;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红梅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rs485 通信 功能 电源 切换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交流电量采集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和RS485通信电路;所述交流电量采集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以实时采集电源的电流和电压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RS485通信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上位机,用于将检测到的各路电源的电流和电压传输至所述上位机;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以分别驱动所述电源切换电路中各个继电器动作进行电源切换。该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和运行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切换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量不断增长,各行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负载的性质,很多场合需要在两路或多路电源间进行可靠切换,以保证供电连续性。伴随反事故措施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应用到供电系统中,其中三电源切换开关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同时需要交流、直流供电的用电场合;但是,其中一些用电场合由于用电环境复杂,不允许现场人为操作电源切换,又需要实时密切关注负载运行状态和供电电源状态。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包括控制器、交流电量采集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和RS485通信电路;所述交流电量采集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以实时采集电源的电流和电压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RS485通信电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上位机,用于将检测到的各路电源的电流和电压传输至所述上位机;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分别驱动所述电源切换电路中各个继电器动作进行电源切换。
基于上述,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三路供电控制支路,每路供电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端口,每路供电控制支路的输出端连接相应的继电器线圈;每路供电控制支路的结构相同;每路供电控制支路包括电阻、三极管、二极管和继电器;其中,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器端口,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正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在所述二极管的两端,所述继电器的开关连接在所述供电接触器线圈的两个输入端子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RS485通信功能的三电源切换及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交流电量采集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和RS485通信电路;三路交流电量采集电路分别实时检测三路电源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并通过RS485通信电路传输至上位机,实现电源供电状态远程监控功能,为保证负载工作在适宜的电压范围提高参考依据;同时,控制器分别驱动相应供电控制支路上的继电器动作,以控制相应的电源为负载供电,保证负载供电连续性,提高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RS485通信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7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