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7135.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4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数据 远程 采集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其包括:主控制器、Sub‑G无线通信模块、开关量采集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电源电路和状态指示电路,其中Sub‑G无线通信模块、开关量采集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电路均与主控制器连接,电源电路与主控制器、Sub‑G无线通信模块、开关量采集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接口丰富、可扩展性强、组网便捷、体积小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物联网的传感检测技术,尤其是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
背景技术
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常常用于采集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将采集到的中间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或者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智能控制现场设备,现有的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往往只是采集单独一类的数据,功能单一;对现场通讯信号要求较高,安装时要考虑很多因素;设备体积稍大,不方便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丰富、可扩展性强、组网便捷、体积小巧的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构造一种中间数据远程采集模块,其包括:主控制器、Sub-G无线通信模块、开关量采集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电源电路和状态指示电路,其中Sub-G无线通信模块、开关量采集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电路均与主控制器连接,电源电路与主控制器、Sub-G无线通信模块、开关量采集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以及状态指示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与市电输入连接的电源适配器以及与电源适配器连接的第一直流电源供应电路和第二直流电源供应电路,其中电源适配器输出主直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供应电路将主直流电源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供应电路将主直流电源转换为第二直流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继电器和第一连接器,其中第一二极管跨接于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主直流电源,第一二极管正极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基级通过第一电阻接主控制器,第二电阻跨接于第一三极管基级和发射极之间,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一继电器受控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开关量采集电路包括光耦、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六电阻,光耦输入端正极经第五电阻与第一直流电源连接,光耦输入端负极经过第六电阻与外部设备的开关量信号输出端连接,光耦输出端正极经第四电阻接第二直流电源,光耦输出端正极经过第三电阻与主控制器的开关量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二极管跨接于光耦输入端正负极之间,第一电容跨接于主控制器的开关量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第二电容跨接于第一直流电源和外部设备的开关量信号输出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Sub-G无线通信模块包括CC1310无线微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器为STM32F103CBT6微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LED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热敏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7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可控制实验室用显示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