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置于座椅内的直升机安全气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4535.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屈纯;毛龙;张文龙;陈淑娟;牛同锋;姚俊;舒君玲;余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25/04 | 分类号: | B64D25/04;B64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于 座椅 直升机 安全气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于座椅内的直升机安全气囊系统,包括置于头靠顶部的安全气囊和置于背靠两侧的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充气装置和折叠的气袋,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气袋连接,所述安装盒的一侧设有可弹开的挡板,所述充气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向所述气袋内充气,所述气袋顶开所述挡板后弹出展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展开迅速的优点,当直升机发生意外与地面碰撞前的瞬间,座椅内三个安全气囊迅速弹出展开环绕于驾乘人员身体,利用气囊系统的缓冲来吸收冲击力,从而实现对驾乘人员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应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置于座椅内的直升机安全气囊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是利用机顶上的旋翼为其提供升力。由于旋翼在驾驶舱上部原因,直升机在失事或出现故障时无法像战斗机那样提供弹射跳伞以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此外,还考虑到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慢和高度低,这种特点就不足以使用类似于战斗机的弹射加降落伞形式逃生,因此可以考虑在直升机驾驶舱内部提供类似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防护。
现有技术中,涉及到直升机安全气囊领域较少,类似的对驾乘人员保护装置还不常见。例如:专利CN106828944A公开了一种直升机飞行员逃生专用的自动滑降式安全气囊系统,它可帮助飞行员完成弃机安全逃生着陆任务,将撞击力均匀分布在身体各部位,大大减小受伤的可能性。
上述专利属于主动防护安全领域,若直升机飞行高度低则不可能及时提供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于座椅内的直升机安全气囊系统,可以在直升机发生故障坠地前的瞬间迅速展开,为全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置于座椅内的直升机安全气囊系统,包括置于头靠顶部的安全气囊和置于背靠两侧的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充气装置和折叠的气袋,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气袋连接,所述安装盒的一侧设有可弹开的挡板,所述充气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向所述气袋内充气,所述气袋顶开所述挡板后弹出展开。
进一步的,置于头靠顶部的安全气囊的气袋充气后,自上而下展开并形成一定弧度。
更进一步的,置于背靠两侧的安全气囊的气袋充气后,自两侧向中间展开并形成一定弧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袋在囊体四周均匀分布着多个排气孔。
更具体的,所述充气装置为烟火式气体发生器、混合式气体发生器、气瓶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袋可以在毫秒级别的时间内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展开迅速的优点,当直升机发生意外与地面碰撞前的瞬间,座椅内三个安全气囊迅速弹出展开环绕于驾乘人员身体,利用气囊系统的缓冲来吸收冲击力,从而给予驾乘人员全方位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各安全气囊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置于头靠顶部的安全气囊的示意图;
图5为置于背靠左侧的安全气囊的示意图;
图6为置于背靠右侧的安全气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4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销孔垂直度检具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