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油口带有防风盖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4176.9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旸;彭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浪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油口 带有 防风 密立根油滴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入油口带有防风盖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仪,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极板(1)、隔离环(2)和下极板(3),所述的上极板为圆形,圆心处设有入油口(17),并且上极板(1)的边缘处,竖直设置电极柱(4);所述的电极柱(4)顶部通过电级压片螺钉(5)铰接挡孔板(6);所述的挡孔板(6)一端设置圆形挡片(7),所述的挡孔板(6)以电极柱(4)为轴转动时,可使圆形挡片(7)从垂直方向遮挡入油口(17)。本实用新型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仪的入油口处设置挡孔板,挡孔板以电极柱为轴进行旋转,因而带动其端部的圆形挡片移动,从而实现入油口开放和遮蔽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避免在油滴进入电场后,受风扰因素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教实验仪器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入油口带有防风盖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仪。
背景技术
密立根油滴实验是1907-1913年密立根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点油滴进行的实验,此项实验发现了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
初高中物理实验课上经常使用密立根油滴仪作为实验仪器,在以往的密立根油滴仪设计中,油滴入口处的防风设计比较简陋,不能有效防止风顺着入油口进入上下极板之间,因此,悬浮在上下极板之间电场中的油滴,其运动经常受到风扰影响,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实验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油口带有防风盖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仪。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
一种入油口带有防风盖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仪,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极板、隔离环和下极板,所述的上极板为圆形,圆心处设有入油口,并且上极板的边缘处,竖直设置电极柱;所述的电极柱顶部通过电级压片螺钉铰接挡孔板;所述的挡孔板一端设置圆形挡片,用于遮蔽入油口。
所述的挡孔板以电极柱为轴转动时,可使圆形挡片,即防风盖,从垂直方向遮挡入油口,防止电场中有风扰因素。
所述的挡孔板使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避免影响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场,挡孔板上远离圆形挡片的一端设有手柄。
所述的挡孔板下方还同轴设置电极压片,所述的电级压片通过电级压片螺钉与电极柱连接。
所述的挡孔板的上方设有与上极板同轴设置上底,所述的上底为圆形,圆心部位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的上底上方同轴设置环形上筒,所述的上筒侧边设有喷油口。
所述的上底下方连接下筒,所述的上极板、隔离环和下极板围设在下筒中。
所述的下筒一侧壁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的下筒下方连接下座,所述的下座上表面设有限位孔,用于插入电极柱。
本实用新型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仪的入油口处设置挡孔板,挡孔板以电极柱为轴进行旋转,因而带动其端部的圆形挡片移动,从而实现入油口开放和遮蔽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避免在油滴进入电场后,受风扰因素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测试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效果和以往相比,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挡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底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隔离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座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浪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浪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4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5D弯折电路板结构
- 下一篇:便于安装的低压落地式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