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3804.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董仲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仲龙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B41F31/07;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彭鼎辉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版 印刷机 | ||
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上下配套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印刷版辊,所述下印刷版辊处设置有油墨盛放结构,所述油墨盛放结构沿长度方向的边缘部与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之间形成油墨容纳处以供油墨从油墨容纳处传递至所述的下印刷版辊上。凹版印刷机采用侧置的油墨盛放结构后,能极大程度的实现油墨量的节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凹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制品具有墨层厚实、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印刷质量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印刷精致的彩色图片、商标、装潢品、有价证券和彩色报纸等产品。
在印刷时,凹版印刷机一般于印刷版辊下方设置油墨槽,该油墨槽内盛放油墨,而水平放置的印刷版辊的下部分则容浸在油墨中。该结构的凹版印刷机因在印刷时,油墨槽内需盛放至少半槽的油墨,加上油墨容易固化,浪费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大幅度有效节约油墨量的凹版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包括上下配套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印刷版辊,所述下印刷版辊处设置有油墨盛放结构,所述油墨盛放结构沿长度方向的边缘部与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之间形成油墨容纳处以供油墨从油墨容纳处传递至所述的下印刷版辊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盛放结构配装在凹版印刷机机身上,由此,直接在机身上进行配装,充分利用了机身的安装位,整体显得更为整洁。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盛放结构包括两端安装在机身上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侧壁部与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之间形成用以盛放油墨的所述油墨容纳处。由此,通过辊体和下印刷版辊来共同形成所需的油墨容纳处,一方面简化了结构,另一方面该油墨盛放结构易于设置,且所盛放的油墨量能得到进一步的有效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盛放结构设置在地基上,由此,将油墨盛放结构单独设置,便于更换、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盛放结构包括安装在地基固定架上的辊体,所述辊体的侧壁部与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之间形成用以盛放油墨的所述油墨容纳处。由此,简化了结构,同时利于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有效减少了油墨的盛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盛放结构包括油墨盛放板体,所述油墨盛放板体沿长度方向的边缘部对接所述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以使得油墨传递至所述的下印刷版辊上。由此,通过边缘部与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相对接后,能有效而便捷地实现将油墨传递至下印刷版辊上。板体的结构便于形成所述的油墨盛放体,可在其上设置一些所需的形状以适合放置油墨,且便于油墨传递至所述的下印刷版辊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盛放结构靠近下印刷版辊的外侧壁部,且所述油墨盛放结构上靠近机身的边缘部与所述下印刷版辊的外侧壁部对接设置,由此,外侧壁部设置油墨盛放结构便于后续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盛放结构还配设油墨浇淋系统,所述油墨浇淋系统包括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油墨容纳处的中部位置。集中于中部位置进行油墨的浇淋,可使得油墨自然流向油墨容纳处的两端,而保障下印刷版辊上都由油墨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盛放结构还配设油墨浇淋系统,所述油墨浇淋系统包括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在所述油墨容纳处的两端之间来回移动以实现均匀浇淋。
本实用新型的凹版印刷机,通过在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设置油墨盛放结构后,使得油墨盛放结构沿长度方向的边缘部与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之间形成油墨容纳处。这样油墨容纳处的油墨在下印刷版辊的转动带动下,便会自然传递至所述的下印刷版辊上。在这过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对下印刷版辊的侧壁部进行油墨的自然传递,无需将下印刷版辊的下部分整体浸润在油墨中,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油墨的用量,真正达到了节约、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仲龙,未经董仲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3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