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谐波补偿的能馈型电子负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2909.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田联房;白坤锋;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7/797 | 分类号: | H02M7/797;H02M3/335;H02J3/01;H02J3/38;G01R3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波 补偿 能馈型 电子负载 系统 | ||
1.一种带谐波补偿的能馈型电子负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CS1)、第二电流传感器(CS2)、第三电流传感器(CS3)、第一电压传感器(VS1)、第二电压传感器(VS2)、被测电源(101)、电子负载模块(102)、直流储能电容(Cf)、组合逆变模块(103)、三相LCL滤波器(104)、DSP控制器(107)及两路PWM驱动电路(105)、(106);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VS1)并联在能量回馈点A、B、C上;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CS1)串联在能量回馈点A、B、C与被测电源(101)输入端之间;所述电子负载模块(102)的输入端连接被测电源(10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CS2)串联在被测电源(101)的输出端与电子负载模块(102)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组合逆变模块(103)的输入端连接电子负载模块(102)的输出端,所述电子负载模块(102)的输出端与组合逆变模块(103)的输入端之间的导线作为直流母线;所述直流储能电容(Cf)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VS2)并联在直流母线上;所述三相LCL滤波器(104)的输入端连接组合逆变模块(103)的输出端,所述三相LCL滤波器(104)的输出端连接到能量回馈点A、B、C,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CS3)串联在三相LCL滤波器(104)的输出端与能量回馈点A、B、C之间;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CS1)、第二电流传感器(CS2)、第三电流传感器(CS3)、第一电压传感器(VS1)、第二电压传感器(VS2)的输出信号送入DSP控制器(107),所述DSP控制器(107)输出PWM控制信号到两路PWM驱动电路(105)、(106);所述两路PWM驱动电路(105)、(106)的输出分别接到电子负载模块(102)及组合逆变模块(103)的开关元件的门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谐波补偿的能馈型电子负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负载模块(102)采用boost升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谐波补偿的能馈型电子负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逆变模块(103)由三个完全相同的单相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组合而成;该三个单相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输入端均并联在电子负载模块(102)的输出端,该三个单相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输出端为星型连接;该三个单相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输入端即为组合逆变模块(103)的输入端,该三个单相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输出端即为组合逆变模块(103)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29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绝缘胶带生产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打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