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发电装置及使用其发电的采集装置及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2803.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胜;徐天思;谭晓纯;董佳翼;鄢知远;黄智远;黄浩铭;李昂洋;刘铮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嘉胜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H02K7/11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陈智聪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装置 使用 采集 及其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外壳体,使外壳体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部,挂载在树枝上的挂载部,一端与挂载部连接,另一端插入到所外壳体内的硬杆,安装在外壳体内的发电机,安装在发电机外并且与硬杆活动连接的大齿轮和与大齿轮啮合并带动发电机活动端转动的小齿轮,硬杆可相对于外壳体移动,带动大齿轮转动小齿轮;使用其发电的采集装置;及其由若干采集装置组成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巧妙的运用了树枝的动能发电,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运用了网点式分布法排列采集装置,保证森林每一个角落的实时情况都能让消防员获知,最大程度的保护森林;可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实时监测森林的火情,以便消防员采取最快速的措施进行灭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发电装置及使用其发电的采集装置及其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面积极高的国家,全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森林为我国空气的净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森林的树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同时,森林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益处。
然而,在森林防火方面,我国做得并不够出色,我国严峻的森林防火问题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如何有效的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着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针对森林防火预警的同类产品主要是利用地面巡护、瞭望台监测、航空巡护、卫星遥感等中远程监控方式。
而地面巡护,主要任务是宣传群众,控制人为火源,深入瞭望台观测的死角进行巡逻,对来往人员及车辆,野外生产和生活用火进行检查和监督,存在的不足是巡护面积小、视野狭窄、确定着火位置时,常因地形地势崎岖、森林茂密而出现较大误差;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无法进行地面巡护,需用各种交通工具费用及人员工资费用。
航空巡护,是利用巡护飞机进行林火的探测,它的优点是巡护视野宽、机动性大、速度快同时对火场周围及火势发展能做到全面观察,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但也存在着不足:夜间、大风天气、阴天能见度较低时难以起飞,同时巡视受航线、时间的限制,而且观察范围小,只能一天一次对某一林区进行观察,如错过观察时机,当日的森林火灾也观察不到,容易酿成大灾,固定飞行成本高,租用飞机费用昂贵,飞行费用严重不足。
而遥感卫星也存在不足:NOAA-AVHRR准确率低,需要地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核实,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火情核实十分重要,当热点达到3个像素时,火已基本成灾。
并且现有的采集装置需要进行远距离供电或者提供大容量的电池供电,不管是远距离供电的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还是大容量电池供电的耐用度不高、需要人手更换的复杂,都具有不同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发电装置、及使用其发电的一种采集装置、及其一种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发电装置,自发电装置包括外壳体,使所述外壳体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部,挂载在树枝上的挂载部,一端与所述挂载部连接,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外壳体内的硬杆,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发电机,安装在所述发电机外并且与所述硬杆活动连接的大齿轮和与所述大齿轮啮合并带动所述发电机活动端转动的小齿轮,所述硬杆可相对于所述外壳体移动,带动所述大齿轮转动所述小齿轮。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硬杆与所述挂载部之间的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绳索为钢绳。
进一步地,在所述绳索与所述挂载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硬杆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外壳体内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连接,在所述硬杆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嘉胜,未经陈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2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等距切换间距的组合夹具
- 下一篇:一种车间用折叠吊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