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2182.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桐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273;A61B1/31;A61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缝合器,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延长软管和内镜;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的一端均设置有提拉环,另一端均贯穿延长软管的内腔且分别进入内镜上开设的第一活检孔和第二活检孔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牵引绳的自由端铰接有钳柄,所述第二牵引绳的自由端铰接有挂钩,且挂钩的外侧卡接有套绳,所述内镜的内部嵌设有镜头。本实用新型中,该内镜缝合器采用三个钳柄的夹取效果,可以将消化道内壁的缺损处皮肤进行稳定的夹取操作,从而便于将套绳套接在皮肤凸起处,对缺损处的皮肤进行缝合处理,同时套绳在缝合后也无需进行切断操作,即可实现套绳的稳定加固作用,最大化的提高了内镜缝合器的操作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缝合器。
背景技术
内镜缝合器用于胃肠内部手术缝合,使用时,内镜缝合器通过内镜进入人体的胃肠中,通过对肠胃处缺损处外侧的皮肤进行夹取后,通过缝合绳对夹取的皮肤进行缝合,从而确保缝合的完整性。
然而现有的内镜缝合器在对肠胃内壁缺损处皮肤进行缝合时,通常都是采用多个独立结构的金属夹头对缺损处外侧的皮肤进行夹取处理,需要医疗人员多次重复的进行夹取操作,或者采用两个对称结构的金属夹头进行夹取,这种夹取方式无法将缺损处的皮肤全面均匀的夹取住,导致手术缝合的效果不佳,降低了医疗手术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镜缝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镜缝合器,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延长软管和内镜;
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的一端均设置有提拉环,另一端均贯穿延长软管的内腔且分别进入内镜上开设的第一活检孔和第二活检孔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牵引绳的自由端铰接有钳柄,所述第二牵引绳的自由端铰接有挂钩,且挂钩的外侧卡接有套绳;
所述内镜的内部嵌设有镜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第一约束管;
所述第一约束管套接在第一牵引绳上且靠近钳柄的一端;
所述第一约束管的外壁直径小于第一活检孔的内壁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钳柄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钳柄均为L形结构;
三个所述钳柄的较短边内壁均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截面为梯形结构,其外侧长度小于内侧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第二约束管;
所述第二约束管套接在第二牵引绳上且靠近挂钩的一端;
所述第二约束管的外壁直径小于第二活检孔的内壁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防脱管;
所述防脱管套接在套绳上且靠近挂钩的一侧;
所述防脱管的两端开口处内壁均嵌设有弹性网;
所述防脱管的内壁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块上靠近挂钩的一侧外壁为粗糙结构,另一侧外壁为平滑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油脂膜;
所述油脂膜粘贴在内镜的外壁且位于镜头的外侧;
所述油脂膜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镜头的横截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桐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桐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2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节回位量的低拖滞卡钳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洛氏加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