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髓打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1944.5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戈;杨毅军;王明;于欣鑫;郭永强;李聪;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梁雅男 |
地址: | 710002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髓 打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髓打击器,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通过底座设置有竖向立柱,所述竖向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撑柱,所述水平支撑柱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柱上,且其上固定有竖向套管,所述竖向套管上设有竖向开口槽,所述竖向开口槽内侧上端设有弹簧,下端设有打击棒,所述打击棒尾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平台上还设有头部固定机构、尾部固定机构和躯体固定机构;其结构简单,造价低,能够较为精确的控制打击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髓打击器。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迄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模型对于阐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构和评价损伤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非常关键。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医学实验,以获得脊髓损伤模型。
目前,在进行医学实验的时候,通常需要通过大鼠、小鼠、兔子等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实现。为了获得脊髓损伤模型,需要对各种不同的动物进行打击,具体方法是对麻醉的实验动物进行椎板后路切除,暴露但不破坏硬脊膜,然后将一个已知重量的重物块从一定的高度处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坠落,撞击在动物脊柱背侧裸露的硬脊膜上,造成该节段脊髓损伤。
市面上常见的脊髓打击器大多结构复杂,这些装置一般比较昂贵,零部件多,且包含大量电子元件,操作复杂。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脊髓打击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击器结构复杂、造价高等缺点,提供一种脊髓打击器,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并且便于掌握和了解打击力和打击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脊髓打击器,包括:
固定平台,其上通过底座设置有竖向立柱,竖向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撑柱,水平支撑柱上套设有套筒,套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水平支撑柱上,且其上固定有竖向套管,竖向套管上设有竖向开口槽,竖向开口槽内侧上端设有弹簧,下端设有打击棒,打击棒尾部设有环状凹槽;固定平台上还设有头部固定机构、尾部固定机构和躯体固定机构。
优选的,竖向套管外侧设有启动器,启动器呈圆环状,其上设有启动钮、松紧弹簧、松紧柄和固定片,启动钮穿过启动器的外环经过竖向开口槽与启动器的内环固定连接,松紧柄通过螺纹连接穿过外环,松紧弹簧在与启动钮对称位置分别与外环和内环固定连接,固定片设置于内环内侧,且其与松紧弹簧位于同一侧,与环状凹槽相匹配;
优选的,固定平台的顶面的中部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头部固定机构包括在第一滑槽中滑动的第一头部固定柱、在第二滑槽中滑动的第二头部固定柱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头部固定柱和第二头部固定柱相连的头部弹性固定带。
优选的,尾部固定机构包括在第一滑槽中滑动的第一尾部固定柱、在第二滑槽中滑动的第二尾部固定柱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头部固定柱和第二头部固定柱相连的头部弹性固定带。
优选的,固定平台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躯体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在第三滑槽中滑动的第一躯体固定柱、多个在第四滑槽中滑动的第二躯体固定柱以及多个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躯体固定柱和其中一个第二躯体固定柱相连的躯体弹性固定带。
优选的,第一躯体固定柱和第二躯体固定柱各设有三个。
优选的,竖向套管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不同重量打击棒的压力刻度线。
优选的,水平支撑杆上设有距离刻度尺。
优选的,弹簧长度为竖向开口槽长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打击棒头部设有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未经西安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1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皮切割吻合器的推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医护理用敲击康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