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腐竹晾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1862.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2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智;邱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豆本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10 | 分类号: | F26B9/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竹 晾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腐竹晾晒装置,属于食品辅助生产装置技术领域。一种腐竹晾晒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表面通过接头固定连接有桥梁,所述桥梁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杆滑槽,所述矩形杆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此装置,防雨膜支架固定在框架的一侧,在防雨膜支架上是防雨膜滚筒,防雨膜滚筒的可使透明防雨膜一层一层的缠绕,还可使一层一层缠绕的透明防雨膜可转动脱离,透明防雨膜穿过矩形孔连接在矩形杆上,拉动矩形杆,透明防雨膜就从防雨膜滚筒上一层一层脱离,最终铺盖在桥梁的上面,透明防雨膜在不耽误晾晒工作的前提下预防了阴雨天气的危害,透明防雨膜的使用和收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辅助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腐竹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一洗豆、二浸豆、三打浆、四隔渣、五拧浆、六煮浆、七铲边、八提膜、九挂灶、十晒晾”,传统手工腐竹制作方法步骤繁杂,需大量的人力投入,近几年来机械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制作,但传统腐竹的生产工艺仍然作为一种传承的技艺活跃在广大农村,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腐竹是大豆磨浆烧煮后,凝结干制而成的豆制品。制作工艺一般为挑皮、捋直,卷成杆状,经过烘干而制成的,为了增长腐竹保存的时间,一般含水分过高的腐竹可以晾晒,使水分降低到12~14%,然后装入食品袋,扎紧袋口,置于33℃以下的阴凉、通风、干燥处,如生虫,可以经常翻晒,让虫子自行爬出,不能用药剂喷杀,晒干后的腐竹会比较适于久放,但应放在干燥通风之处,过伏天的腐竹,要经阳光晒、凉风吹数次即可。
现有的晾晒过程大多以活动的竹竿,挂晒在院子,农户把腐竹晾晒在院子,有时在外出的时候,忽然遇到雨天,院子晾晒的腐竹无人取收集,最终辛勤劳动的成果经过水雨水的浸泡化为乌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腐竹的保护能力差,灵活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腐竹晾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腐竹晾晒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表面通过接头固定连接有桥梁,所述桥梁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杆滑槽,所述矩形杆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明防雨膜,所述透明防雨膜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雨膜滚筒,所述防雨膜滚筒的内部插接有防雨膜支架。
优选的,所述桥梁的一侧开设有晾晒杆滑槽,所述晾晒杆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晾晒杆。
优选的,所述晾晒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接头,所述圆柱接头的外表面套接有滚动套筒。
优选的,所述晾晒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晾晒杆的大小和形状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接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框架通过圆柱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固片,所述稳固片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稳固片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底端,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腐竹晾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雨膜支架、防雨膜滚筒、透明防雨膜、桥梁、矩形杆滑槽、矩形杆以及矩形孔,生产后的腐竹晾晒在晾晒杆上面,农户下地劳动或出远门时,使用此装置,防雨膜支架固定在框架的一侧,在防雨膜支架上是防雨膜滚筒,防雨膜滚筒的可使透明防雨膜一层一层的缠绕,还可使一层一层缠绕的透明防雨膜可转动脱离,透明防雨膜穿过矩形孔连接在矩形杆上,拉动矩形杆,透明防雨膜就从防雨膜滚筒上一层一层脱离,最终铺盖在桥梁的上面,透明防雨膜在不耽误晾晒工作的前提下预防了阴雨天气的危害,透明防雨膜的使用和收集方便,还能达到一定的防止飞禽破坏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豆本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豆本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1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极结构及其锂-二氧化锰电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钢结构叠合墙的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