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20006.3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9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党凤;王和;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煤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E21C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牵引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电机转子外壁等距离的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外壁焊接有圆筒套,圆筒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圆筒套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回流口,第一进液口套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远离圆筒套的一端连接于冷却泵的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设有节流阀,第一回流口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远离圆筒套的一端套接于热交换器的一端,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套接于冷却泵的第二回流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者通过将圆筒套套接于电动机的电机转子外壁后,打开节流阀,让冷却泵开始工作,便可以对采煤机的电机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保护电机不受损伤,提高采煤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上的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牵引部主要作用是为整机在运输机上行走提供动力。目前,在采煤机上牵引部内部传动装置在设计过程中均能满足强度要求,但由于煤质条件复杂、多变使截割阻力突增等其他不确定因素造成牵引部过载, 从而加剧电机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即使让电机冷却下来,就会造成传动零件的损坏,影响采煤机的正常运行,造成恶性事故的发生,甚至停工停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冷却泵,所述电动机电机转子外壁等距离的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外壁焊接有圆筒套,所述圆筒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液口,且圆筒套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回流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套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圆筒套的一端连接于冷却泵的第二进液口,且第二进液口设有节流阀,所述第一回流口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远离圆筒套的一端套接于热交换器的一端,所述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套接于冷却泵的第二回流口。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电机转子外壁直径小于轴承的内径,且电机转子外壁与轴承形成紧固配合。
优选的,所述圆筒套内径大于轴承外径。
优选的,所述圆筒套由第一圆管和套接于第一圆管内部的第二圆管构成,且两圆管构成存储腔的两端焊接有密封片。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内径大于第二进液口外径,且进液管与第二进液口形成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回流口对称分布于圆筒套的外壁,且第一回流口位于第一进液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采煤机在地下工作携带,且降温效果好,进流管设有节流阀能够控制冷却液流入,有效降低电机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2、圆筒套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轴承,能够有效避免因电机转子发生转动而导致圆筒套发生转动,而收缩进液管或回流管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牵引部保护装置的圆筒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圆筒套、3第一进液口、4第一回流口、5轴承、6进液管、7冷却泵、8第二进液口、9回流管、10热交换器、11第二回流口、12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煤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煤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0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自动排渣放水器
- 下一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