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沉增氧管收卷筒及含有此收卷筒的收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9875.4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标;王洪锋;许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百川增氧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5/18 | 分类号: | B65H75/18;B65H75/08;B65H54/54;B65H6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沉 增氧管收 卷筒 含有 收卷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沉增氧管收卷筒,包括卷筒部,开合挡片及锁紧部;卷筒部包括圆盘形挡板,圆盘形挡板的中部设有转轴,转轴外侧的圆盘形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连杆,一端连接在圆盘形挡板上,外侧固定设有弧形卷筒板,另一端为插板,插板上设有腰型孔;开合挡片包括圆环形扁套筒,扁套筒的环形外壁上均布有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开合杆,开合杆上固定有弧形挡片,设有连接卷筒部的插板上的腰型孔的安装孔;扁套筒上设有小套管,其圆周外侧设有一个锁紧螺栓;锁紧部的一端设有弧形腰型槽,弧形腰型槽内设有固定在转轴上的限位螺栓;锁紧部的另一端设有贯穿筒壁的L型锁紧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对收卷筒一侧的挡片进行快速开合,便于绕卷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卷绕装置领域,特别是自沉增氧管收卷筒及含有此收卷筒的收卷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增氧技术中经常会用到采用空调软管制成的自沉式增氧管,自沉增氧管经过打孔后需要进行再次收卷缠绕,成卷后进行储运,使用时散卷布管即可;由于自沉增氧管的重量相对较重,采用人工收卷时工人劳动量较大,效率也不高,后来多采用一些卷筒式收卷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灌溉用软管卷绕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7285116A)公开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滤除装置,第一侧板的左侧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卡接在第一侧板侧面的第一轴承并与设置在第一侧板右方的卷棍的侧面固定连接。该灌溉用软管卷绕装置,当需要对软管进行卷绕时,使得软管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且卷绕在卷棍上,使得电机旋转并带动卷棍旋转,从而将软管进行自动卷绕,当软管卷绕完成,使得电机停止旋转,使得电动推杆缩短并带动滑块在滑槽中向右运动,从而通过第二侧板和转轴带动旋转板和卡板向右运动,使得卡板从卡槽中抽出,将卷绕好的软管取下即可;这种结构的卷绕装置可以实现软管的卷绕,但是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卷绕好的软管需要取下时,需要行程比较长的电动推杆,卡板、旋转板等造成一定的阻碍,使用不便。
还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结构,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塑料软管收管机 (授权公告号:CN102701002B)公开了一种方案,收管机与塑料软管生产设备连接在一起,包括依次设有的送料装置、排线器、收卷装置,还包括用于往所述塑胶软管内充气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连接所述塑胶软管管口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收卷装置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气管的上游设有防止塑胶软管内的气体倒回生产工序段的止气装置,在进行收卷工作时可同时向塑胶软管内充气,可有效防止塑胶软管变形,止气装置可有效的阻止收卷工序段塑胶软管内的气体倒回到塑胶软管的生产线中,可保证塑胶软管生产线的正常工作;排线器可使得塑胶软管均匀排列,防止相邻的塑胶软管发生粘叠,保证收卷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收卷工作结束,两收卷辊需要进行工作位互换时,第四气缸驱动定位钩脱离定位杆,然后由第三气缸驱动进气管与收卷辊筒轴分离,定位销从定位杆中脱出,此时翻盘传感器检测到连接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确定了定位销已经从定位杆内脱出,将信号传给电气控制装置,由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第三动力装置动作,转动旋转臂,使两个收卷辊的工作位进行互换,工作人员将塑胶软管截断,将待收卷的塑胶软管连接到处在工作位上的收卷辊筒轴上的塑胶软管连接端口上继续进行收卷工作,将已经盘满塑胶软管且处于待工作位上的收卷辊的第一收卷辊盘从收卷辊筒上取下,然后将盘好的塑胶软管卷取下包装;这种结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方便,但是如何把盘好的塑胶软管卷取下,大致也需要拆掉卷筒的一个盘片才能实现,操作仍然不是很方便。
因此,需要对软管的收卷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沉增氧管收卷筒,能够实现卷筒挡板的快速开合,方便收卷后的盘卷取下。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自沉增氧管收卷筒,包括卷筒部,开合挡片及锁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百川增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百川增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9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称重平台新型弹性防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采煤机用行走轮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