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自饱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9773.2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江南锅炉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21563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饱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自饱和装置,包括存设有饱和液体的罐体、开设于罐体上的进气口、开设于罐体顶部的出气口、两端分别与罐体相连通的循环管以及连接于循环管上的循环泵,饱和液体与过热气体同质,循环管的循环进口连通于饱和液体液面下方的罐体上,循环管的循环出口连通于饱和液体液面上方的罐体上,上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设于罐体内且位于饱和液体液面上方的喷雾组件,喷雾组件与循环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自饱和装置,通过设置循环管和喷雾组件,利用循环泵将罐体内的饱和液体抽送至喷雾组件中向下雾化喷出,并与过热气体充分接触换热,使过热气体达到饱和温度后转化为饱和气体,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热气体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自饱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某些特殊工艺中,如乙烯装置中的乙烯罐和丙烯制冷压缩机的吸入罐,要求进入罐体的过热气体降温达到饱和温度后才能自罐顶排出,进入下一个工艺流程。
现有设计是在罐外的气体管线上设置混合设备,包括混合器、分离装置和温度检测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为了确定气体达到饱和状态,需要通过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分离装置排出气体的温度来判断该气体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为了保证过热气体与液相中降温液体混合后的饱和状态,必须严格控制降温液体的加入量。
但是,上述设计存在以下缺陷:(1)系统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2)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要精确控制降温液体的加入量通常较为困难;(3)温度检测系统存在反馈滞后的现象,降温液体加入过量时,温度检测系统仍指示为饱和温度,会导致降温液体的加入量过多,影响整个系统的物料平衡,因此温度检测系统滞后也会导致降温液体的加入量不足或过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自饱和装置,该装置能够使过热气体与饱和液体充分混合并换热,使过热气体达到饱和温度后转化为饱和气体,该装置不需要根据温度反馈来调节饱和液体流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自饱和装置,用于将过热气体转化为饱和气体,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包括存设有饱和液体的罐体、开设于所述罐体上的用于通入过热气体的进气口、开设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用于通出饱和气体的出气口、两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相连通的用于循环流通所述饱和液体的循环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循环管上的循环泵,所述饱和液体与所述过热气体同质,所述循环管的循环进口连通于所述饱和液体液面下方的所述罐体上,所述循环管的循环出口连通于所述饱和液体液面上方的所述罐体上,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饱和液体液面上方的用于将所述饱和液体雾化喷出的喷雾组件,所述喷雾组件与所述循环出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饱和液体液面下方的所述罐体上。
优选地,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内的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喷雾管、连通于所述喷雾管上的雾化喷头,所述喷雾管一端与所述循环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头有多个,且沿着所述喷雾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内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位于所述喷雾组件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罐体上的用于通入所述饱和液体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饱和液体液面上方的所述罐体上。
优选地,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上的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饱和液体的液位介于所述高液位传感器和所述低液位传感器的设定液位之间。
优选地,所述气体自饱和装置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用于通出所述饱和液体的出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江南锅炉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江南锅炉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9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索吊挂式充电器
- 下一篇:定位器振动疲劳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