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移动平台控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8659.8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张克钊 |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远程 定位 移动 平台 控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平台控制设备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移动平台控制设备,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运行通过螺杆带动螺母运动,螺母运动带动L型板左右移动,当需要停机时,移动终端发出命令通过信号接收器控制电动推缸运行,电动推缸运行通过推杆推开相互连接的两个滑板,两个滑板分开也使两个螺母相互分开,不与螺杆接触,此时两个滑板顶部的弹簧被压缩,需要装置恢复运行时,直接控制电动推缸回缩,滑板和螺母在弹簧的作用下重新相互接触并继续在螺杆的带动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移动平台控制设备停止不及时的问题,具有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平台控制设备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移动平台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增强和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目前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已然领先了全世界,成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通信大国。在移动通信的实际检测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移动平台以进行检测,移动平台以其稳定的移动效果代替了人工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使通信建设更加的现代化,但是,在现有的移动平台设备中,一般都只能够进行单纯的检测,当检测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经常会来不及停止移动平台的运行,进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使移动平台控制设备能够实现远程定位锁死,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移动平台控制设备,具备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优点,解决了移动平台控制设备停止不及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远程定位锁死的移动平台控制设备,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外壁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平台,所述横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架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螺杆的外壁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螺杆的外壁中间上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螺杆的外壁中间下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二螺母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缝隙中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固定连接在电动推缸的输出轴顶部,所述电动推缸固定连接在箱壳的内壁上,所述箱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箱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根长条形的卡条,且L型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条相匹配的槽口,稳定的固定住L型板的位置,使L型板能够在横板的顶部来回滑动,限制L型板在螺杆的带动下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横板和固定板之间,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有右侧支架的内侧壁上,通过固定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位置能够有效的固定住螺杆的位置,使螺杆可以在既定位置上稳定的运行,不会发生偏移晃动等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是半螺母,但是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螺母,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相互闭合时,组成一个完整的螺母,能够在螺杆的带动下运动,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相互分开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脱离螺杆,使螺杆不再能带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运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在L型板的内侧壁上,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能够随意的在L型板的内侧壁上运动,进而达到有效控制L型板左右运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右端为圆球形,且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接口处的左侧为弧形,当推杆受力挤压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时,球形的推杆能够轻易的推开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进而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相互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8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