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的落料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6692.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菊;徐利员;刘晓兰;王侃;杨庭;朱兴文;毛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首创厨余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葛娟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预处理 传输 装置 漏斗 | ||
一种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的落料漏斗,本实用新型的落料漏斗为上大下小的长筒状结构,横截面呈矩形,下端口悬于下一级传送带的上方,距传送带的距离为15~25cm,漏斗的后板与地面垂直的夹角α为15°~3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输装置之间气体的扩散、物料的撒落堆积、传送带的负载增加及损伤等问题,避免了堆积堵塞造成的生产停车,同时提高了运行速度,减少了人工操作,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经运行检测,使输送量提高至25吨/小时,降低运行成本30%以上,实现了垃圾预处理全过程的清洁生产,达到了国家对垃圾处理的环保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优点,适用于垃圾预处理系统中传输装置的安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垃圾(回收)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各级政府已逐步采取强制措施全面实行。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垃圾处理量越来越大。
由于垃圾内容的类型、形态、性质的复杂性,及其回收利用的多样性,在垃圾处理的生产过程中,前期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垃圾的预处理系统采用多级传输装置的定向传送方式,在整个过程中需完成抓取上料,以及多次的翻料、分拣、气体收集、漏液回收等操作,并使物料在传送带上分布均匀,最终使物料被定向送至下一处理环节。而各级传输装置都是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通过抛撒使物料定向均匀地落在下一级传送带中央,同时完成翻料和气体收集。如,嘉诺资源再生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销售的输送量20~25吨/小时的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其在传输装置末端抛撒处上方有集气罩,能收集在传送过程中和抛撒时物料散发的气体,为防止抛撒时物料散落,在集气罩前端向下延伸设有挡板,能使抛撒的物料顺着挡板落在下一级传送带上。
随着生产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以及垃圾处理量越来越多,一方面要求强化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不使气体扩散和物料撒落;另一方面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而现有的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由于结构缺陷,无法实现这些要求。主要问题有,1)由于集气罩下延的挡板两侧是开放的,会使气体扩散于装置外,也容易使物料撒落于传送带两侧外造成堆积,尤其是越往预处理系统前端的撒落堆积量越大(因前端的物料量大且在传送带上分布不均匀),不仅无法实现清洁生产,还经常造成停车需要人工清掏。2)由于物料是通过抛撒落在下一级传送带上,虽然有挡板但物料仍是自由撒落在传送带上,对传送带产生的重力冲击增加了传送负载,尤其是物料中的大物件会对传送带造成损伤。对上述问题目前采取的办法是,降低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和上料量,也只是减少了物料的撒落堆积,并未减少气体的扩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降低了生产效率,使装置的输送量降低至15吨/小时以下,增大了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的落料漏斗,解决两传输装置之间气体扩散、物料撒落堆积、传送负载增加、传送带损伤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优点,其使用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垃圾预处理传输装置的落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漏斗为上大下小的长筒状结构,横截面呈矩形,落料漏斗上端口的外侧板与集气罩下延的挡板连接,与外侧板相对一侧的后板固定在上一级传输装置末端下方的支架上,两侧板与集气罩下沿连接,使抛撒的物料能全部进入落料漏斗、散发的气体由集气罩排出;落料漏斗的下端口悬于下一级传送带的上方,距传送带的距离为15~25cm,下端口的宽度能使物料落在传送带的中部,而不撒出传送带;为降低物料下落的重力,落料漏斗的后板与地面垂直的夹角α为15°~30°,能使物料经后板缓冲后滑落于传送带上;优化后的夹角α为18°~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首创厨余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首创厨余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6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线材吐丝测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泵供热技术用的热泵安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