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牡丹籽末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5916.2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天;王兆;郭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悦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牡丹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籽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牡丹籽末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由依次连接的内壁、保温层、外壳组成,所述锅体顶部中心装有减速电机,顶部左侧连接粉碎机,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装有若干扇叶,所述锅体内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电磁阀,所述锅体下部左侧开有出料口,所述锅体右侧连通若干进汽支管,各所述进汽支管均连接进汽筒,所述进汽筒连接蒸汽管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实现对有机牡丹籽末的炒制,并保证其在炒制过程中受热均匀,利用热蒸汽作为炒制热源,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籽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牡丹籽末炒锅。
背景技术
牡丹原产于我国,分布广泛。牡丹籽的化学成分含有萜类、菧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近年来,牡丹籽的营养价值逐渐受到重视,牡丹籽油也于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为牡丹籽资源的利用开启了新的篇章。
有机产品因其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称为“生态食品”。研究显示有机产品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而重金属及致癌的硝酸盐含量则较低,随着有机产品广受追捧,有机牡丹也应运而生。
有机牡丹结出的籽为有机牡丹籽,其深加工产品具有比普通牡丹籽更高的营养价值。
有机牡丹籽深加工过程中在经粉碎机打成粉末后榨油前,往往要对其进行加热炒制,现有技术的炒制设备往往会造成有机牡丹籽末受热不均匀,锅体散热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机牡丹籽末炒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机牡丹籽末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底部连接若干支撑脚,所述锅体为圆柱状,内里中空,所述锅体由依次连接的内壁、保温层、外壳组成,所述锅体顶部中心装有减速电机,顶部左侧连接粉碎机,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竖直置于锅体内,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装有若干扇叶,所述锅体内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电磁阀,所述锅体下部左侧开有出料口,所述锅体右侧连通若干进汽支管,各所述进汽支管均连接进汽筒,所述进汽筒连接蒸汽管道,所述电磁阀连接在进汽筒和蒸汽管道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锅体顶部装有温度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脚为圆柱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汽筒上装有压力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料口处连接出料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汽支管数量为至少一个。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进汽支管均连接一进汽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实现对有机牡丹籽末的炒制,并保证其在炒制过程中受热均匀,利用热蒸汽作为炒制热源,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锅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101内壁,102保温层,103外壳,2减速电机,3传动轴,4扇叶,5温度传感器,6控制器,7减速电机,8绞龙,9转动磨盘,10固定磨盘,11进料筒,12进料斗,13转轴,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悦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悦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5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牡丹籽毛油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桶栽土壤水分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