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5418.8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闫凯;刘立峰;郑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 地址: | 2017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日 气缸 自动 二次 翻转 压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连接块、压头、支撑块和底座支架,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块的中部通过第一旋转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立板的底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旋转连接头与所述第二立板的顶部相连;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压头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本实用新型的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不仅解决了气缸翻转角度有限制无法设计夹紧机构的问题,也实现了自动夹紧,同事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成本,还使制造时间减少,使调试难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各大主机厂对新车型的研发投入成本控制越来越严及对研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这直接对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各车辆零组件制造商对每个环节进行成本和周期优化。尤其是汽车行业的白车身焊装夹具设计,现有技术存在设计难或者无法设计的情况,即使设计出来结构也很复杂,虽然使用滑移机构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是滑移机构需要占用很大空间,也有采用二次翻转机构实现的,但现有技术采用的都是手动方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也随之产生了零件的不稳定,使调试难度增加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不仅解决了气缸翻转角度有限制无法设计夹紧机构的问题,也实现了自动夹紧,同事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成本,还使制造时间减少,使调试难度降低。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连接块、压头、支撑块和底座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气缸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块的顶端相连;
所述连接块的中部通过第一旋转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连接块和第一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立板的底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立板的底部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气缸连接头与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旋转连接头与所述第二立板的顶部相连,且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和第二立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支撑块呈L形,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上;
所述压头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且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压头相向设置。
上述的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块由竖向部和横向部依次连接呈L形,所述压头由竖向部和设置在其底端的倾斜部构成,所述支撑块的竖向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中部的一侧,所述压头的竖向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块的下部的一侧,所述支撑块的横向部与所述压头的倾斜部相邻。
上述的一种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凹槽部和凸台部,所述凸台部卡接在相应的凹槽部内;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凹槽部和凸台部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块和第一立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凹槽部和凸台部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和第二立板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不仅解决了气缸翻转角度有限制无法设计夹紧机构的问题,也实现了自动夹紧,同事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成本,还使制造时间减少,使调试难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日系气缸自动二次翻转压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5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