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4897.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Q9/00;H05H1/2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等离子 点火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频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器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段、燃烧器弯头和直管段,燃烧器弯头内设有等离子安装管,直管段内设有一级筒,一级筒与等离子安装管对接,等离子安装管内轴向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射频等离子发生器,且其和射频等离子发生器均与燃烧器弯头同轴设置,燃烧器弯头与等离子安装管之间设有冷却水保护管和电缆保护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射频等离子发生器进行点火,避免点火时起弧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该射频等离子发生器与燃烧器弯头同轴设置,避免等离子火焰吹偏至燃烧器本体筒壁上,缓解了燃烧器本体筒壁结渣现象,且其安装于燃烧器本体内,可充分有效利用燃烧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燃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站锅炉点火普遍采用的方式为油枪点火。锅炉点火启动时先点燃油枪,油在炉膛中燃烧一定时间后将炉膛加热到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此时将煤粉吹入炉膛进行油煤混烧。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电站锅炉的燃料油耗量,国内外很多公司开发了多种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并在很多电站锅炉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等离子点火装置主要是利用直流电源在空气介质气压约0.01MPa的条件下接触引弧,并在强磁场控制下获得稳定功率的直流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等离子燃烧器的中心燃烧筒中形成大于5000K的局部高温区,当煤粉颗粒通过等离子高温区域时,会迅速释放出挥发物,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并生成挥发份,从而迅速燃烧。
CN201120378763.1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直流煤粉点火燃烧器,包括煤粉燃烧器、等离子发生器以及冷却室;等离子发生器径向安装在等离子发生器安装管段内,所述煤粉燃烧器的入口与燃烧器连接筒连接,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燃烧器连接筒的筒体上。该点火燃烧器的等离子发生器径向安装于等离子发生器安装管段内,使等离子火焰的气流方向与进入燃烧器中风粉的气流方向垂直,会造成风粉的气流将等离子体火焰吹偏,导致燃烧器的筒壁温度升高,使得煤粉结渣。此外,由于反应是在气相中进行,使混合物组份的粒级发生了变化,加快了煤粉的燃烧速度,大大减少了促使煤粉燃烧所需要的引燃能量。但是在形成等离子体的过程中,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的阴阳极易受高温侵蚀被损耗,且容易受到污染,导致使用时出现起弧困难和起弧成本高的问题。
CN200720146244.6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器,包括至少两级燃烧筒、用于点燃所述至少两级燃烧筒中的第一级燃烧筒中的煤粉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以及向至少两级燃烧筒导入含煤粉空气流的弯管,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轴线方向与含煤粉空气流进入第一级燃烧筒的方向平行,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沿燃烧筒的轴向穿过所述弯管壁插入第一级燃烧筒。该点火燃烧器中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火焰方向虽然与风粉的气流方向平行,但其等离子体发生器从弯管壁插入第一级燃烧筒内,该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一端伸出燃烧器外,不能够有效利用燃烧器内的空间,降低了燃烧器的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射频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该燃烧器不仅解决了煤粉结渣的问题,还有效提高了燃烧器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器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段、燃烧器弯头和直管段,所述燃烧器弯头内设有等离子安装管,所述直管段内设有一级筒,所述一级筒与所述等离子安装管对接,所述等离子安装管内轴向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射频等离子发生器,且其和所述射频等离子发生器均与所述燃烧器弯头同轴设置,所述燃烧器弯头与所述等离子安装管之间设有冷却水保护管和电缆保护管。
通过采用射频等离子发生器对燃料进行点火升温,该射频等离子发生器的感应线圈位于等离子体火炬外,不会受到高温侵蚀带来电极污染,具有能量密度大和温度高等特点,其使用寿命长,避免了采用传统等离子体点火时起弧困难和起弧成本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打捞井下钢丝的可脱钩捞矛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密封圈的深沟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