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用翼展式货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4853.9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花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远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48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翼展 货车 | ||
本实用新型涉物流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物流用翼展式货车。包括车体和车厢,所述车厢上设置有可展开的翼板,所述车厢上设置有用于通断车体内部启动电路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公部和母部,所述公部与母部之间插接连通,所述母部固定设置在翼板的外侧壁,所述公部和母部内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串联在车体内部启动电路中,达到车厢只有在完全闭合后,连接装置连通后,货车才可以进行启动作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物流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物流用翼展式货车。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在物流运输领域使用了一种翼形箱板箱式货车。这种货车的翼形箱板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开启,可以从货箱的两侧及后侧三个方向装卸货物,与单一的从货箱后侧装卸货物的货车车型相比效率大有提高。
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35101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功能翼展式货车及货车厢体。所述货车厢体为翼展式厢体,所述翼展式厢体中的左侧门、右侧门以及后门中一扇或多扇在气弹簧作用下以上掀的方式开启,左侧门与右侧门与箱体的铰接。
上述翼展式货车在使用时,当左侧门、右侧门在闭合后,再启翼展式货车,在这个过程中,驾驶货车的司机坐在车上,装车的工人进行搬运和闭合车厢,司机再启动货车,在实际过程中,会出现车厢还未完全闭合,司机已经将货车启动离开,容易造成车厢内货物掉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用翼展式货车,其设置了连接装置,以达到车厢只有在完全闭合后,连接装置连通后,货车才可以进行启动作业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用翼展式货车,包括车体和车厢,所述车厢上设置有可展开的翼板,所述车厢上设置有用于通断车体内部启动电路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公部和母部,所述公部与母部之间插接连通,所述母部固定设置在翼板的外侧壁,所述公部和母部内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串联在车体内部启动电路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可插接连通的公部和母部,且公部与母部插接后,货车可以进行启动作业,公部与母部拔开后,货车的启动电路断开,货车无法启动。连接装置作为开关控制货车是否可以进行启动作业,车厢在完全闭合后,工人在货车外部将连接装置连通,坐在货车驾驶座的驾驶员才可以发动货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开关包括电触头和插孔,所述电触头与插孔串联在车体内部启动电路中,所述电触头与插孔插接连通,所述电触头设置在公部上,所述插孔设置在母部上,所述公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固定设置在翼板的外侧壁上,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收卷盘和插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公部和母部进行插接时,电触头插接在插孔中,由于电触头与插孔串联在车体内部启动电路中,进而使启动电路连通,电触头与插孔不连接时,启动电路断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盘上盘有电线,电线的一端与电触头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车体内部启动电路,所述母部包括有安装座和插接口,安装座和插接口固定连接,安装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插接口内部设置有插接部,插孔设置在插接部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线无规律放置存在安装隐患,收卷盘可将有一定长度的电线卷起,节省空间且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内垂直设置一固定杆,收卷盘套在固定杆上,收卷盘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发条,发条盘在固定杆上,发条一端与收卷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头需要拉出可以跟母部进行插接时,收卷盘放卷,同时发条上劲,当插头从母部上拔下时,发条驱动收卷盘收卷,可实现自动收卷的目的,方便电线的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远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远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