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应变法桩基动测试验重锤脱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4679.8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郑仪;张磊;吴建行;吴维东;杜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建设工程质量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法 桩基 测试 重锤 脱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应变法桩基动测试验重锤脱钩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设置在地面上,地面上开挖有试验坑,试验坑内埋设有试验桩,试验桩的上方设置有重锤,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和基座之间设置有多个竖梁,竖梁上设置有与竖梁滑动配合的升降台,升降台内部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槽,两个斜槽的下端相互连通,两个斜槽内均滑动配合有钩锁铁,升降台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挂孔,升降台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钩锁铁上设置有脱钩触发装置,脱钩触发装置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重锤上设置有连挂杆,连挂杆与连挂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无需人力操作而自动连挂重锤和使重锤脱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应变法桩基动测试验重锤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动测试验的高应变法是一种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试验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从而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
由于重锤的质量很大,试验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试验设备通过脱钩器挂住重锤并提升到高处后,再将脱钩器打开使重锤自由落下以冲击桩顶。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29791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应变落锤脱钩器,由卸扣、第一钩臂和第二钩臂构成,两个钩臂通过固定轴装接于倒U型的卸扣呈对称状布置,其中第一钩臂设有固接的卡扣和穿接自由转动的旋转触发扣,第二钩臂枢轴连接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枢轴的一端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缺口,该旋转触发扣与第一钩臂连接部分为圆柱体部且于第一钩臂外对应连接杆投影位置为半圆柱体部,高半圆柱体部设有镰刀形的触发臂,且触发臂的近端通过自复位弹簧与连接杆相连,触发臂的远端外挂绳索并顺时针向与连接杆相抵接。
上述高应变落锤脱钩器在连挂重锤时,需要人力将连接杆和触发臂归位以实现重锤的连挂,在卸载重锤时需要人力触发触发臂以实现重锤的脱钩,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应变法桩基动测试验重锤脱钩装置,其具有能够无需人力操作而自动连挂重锤和使重锤脱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应变法桩基动测试验重锤脱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地面上,地面上开挖有试验坑,试验坑内埋设有试验桩,试验桩的上方设置有重锤,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和基座之间设置有多个竖梁,竖梁上设置有与竖梁滑动配合的升降台,升降台内部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槽,两个斜槽的下端相互连通,两个斜槽内均滑动配合有钩锁铁,所述升降台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挂孔,连挂孔与梯形槽连通,升降台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钩锁铁上设置有脱钩触发装置,脱钩触发装置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重锤上设置有连挂杆,连挂杆与连挂孔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挂重锤时,将重锤放置在试验桩的上端,驱动第一动力装置使升降台下移,连挂杆将通过连挂孔进入梯形槽内部,并向上推动两个钩锁铁,钩锁铁沿斜槽向上滑动后将在二者相接触的部位打开一条缝隙使连挂杆穿过,连挂杆穿过两个钩锁铁后钩锁铁将重新落下将连挂杆卡在钩锁铁的上方;重锤连挂完毕后,驱动第一动力装置带动升降台向上移动,连挂杆向下压钩锁铁,使两个钩锁铁有沿斜槽向下滑动的趋势,从而使两个钩锁铁贴合更加紧密,进而能够避免连挂杆从两个钩锁铁之间脱落,重锤通过连挂杆在两个钩锁铁的拉动下将随升降台上移到高处;当需要使重锤脱钩时,驱动第二动力装置触发脱钩触发装置能够将重锤释放;因此,本设备具有能够无需人力操作而自动连挂重锤和使重锤脱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锁铁包括与斜槽滑动配合的倾斜部和与倾斜部一体设置的水平部,水平部设置在倾斜部的下方,两个钩锁铁通过两个水平部的端部相互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建设工程质量研究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建设工程质量研究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角补光的无灯源LCM模组
- 下一篇:一种驱动罗拉辊转动的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