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4135.1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8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柯柏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M3/158;H02M1/08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张立晶;林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转换 电路 及其 模拟 电流 信号 产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具有输出端且包括输出级、脉波宽度调变电路及阻抗元件。阻抗元件的一端耦接输出端。产生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信号电路、第二电流信号电路及切换单元。第一电流信号电路耦接阻抗元件的另一端,用以提供第一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电路耦接输出级,用以感测输出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流,以提供第二电流信号。切换单元耦接第一电流信号电路、第二电流信号电路及脉波宽度调变电路,用以根据脉波宽度调变电路提供的脉宽调变信号选择性地输出第一电流信号或第二电流信号。本实用新型可改善在高速地交替切换时无法取得即时的输出电流波形的缺点,亦不需额外设置元件及接脚,可降低电路的复杂度及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源转换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高转压比(输入电压VIN/输出电压VOUT)或高速切换的电源转换器应用中,由于其输出级的第一电源开关的导通时间(On-time,TON)非常短,导致第一电源开关导通时的电流感测变得相当困难。
虽然目前已可通过不同方法来得到完整的输出电流波形,例如误差放大器(ErrorAmplifier,EA)感测法、抽样保持(Sample-and-Hold,SH)感测法、直流电阻(DirectCurrent Resistance,DCR)感测法等,但误差放大器感测法通过感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差来判断电流,其与抽样保持感测法在高速地交替切换输出级的第一电源开关(上桥开关)与第二电源开关(下桥开关)的情况下均无法取得即时的输出电流波形,故均不适用于具有高转压比与极短导通时间的电源转换器;至于直流电阻感测法虽可感测完整的输出电流波形,但其需额外设置元件及接脚,导致电路变得复杂且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于此实施例中,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应用于电源转换电路中。电源转换电路具有输出端且包括输出级、脉波宽度调变电路及阻抗元件。阻抗元件的一端耦接输出端。产生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信号电路、第二电流信号电路及切换单元。第一电流信号电路耦接阻抗元件的另一端,用以提供第一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电路耦接输出级,用以感测输出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流,以提供第二电流信号。切换单元分别耦接第一电流信号电路、第二电流信号电路及脉波宽度调变电路,用以根据脉波宽度调变电路所提供的脉宽调变信号选择性地输出第一电流信号或第二电流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产生电路还包括输出电感。输出电感耦接于输出级与输出端之间,且阻抗元件与输出电感相匹配。
于一实施例中,输出级的另一电源开关与电源开关串接于输入电压与接地端之间且受控于与脉宽调变信号有关的开关控制信号而彼此交替地导通。
于一实施例中,当电源开关导通时,切换单元输出第二电流信号;当另一电源开关导通时,切换单元输出第一电流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流信号电路包括电压随耦器及电流镜电路,用以根据输入电压与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产生具有电流型式的第一电流信号至切换单元。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流信号电路包括电压随耦器,用以根据输入电压与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产生具有电压型式的第一电流信号至切换单元。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源转换电路。于此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具有输出端且包括输出级、脉波宽度调变电路、阻抗元件及模拟电流信号的产生电路。产生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信号电路、第二电流信号电路及切换单元。第一电流信号电路耦接阻抗元件的另一端,用以提供第一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电路耦接输出级,用以感测输出级的电源开关的电流,以提供第二电流信号。切换单元分别耦接第一电流信号电路、第二电流信号电路及脉波宽度调变电路,用以根据脉波宽度调变电路所提供的脉宽调变信号选择性地输出第一电流信号或第二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4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语音控制的巡检小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KC轮胎耦合测试的连接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