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3450.2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范英川;陈勇洁;陈梁;杨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心率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手环实时或者定时心率检测的方法功耗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心率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的电源接口连接,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一电子开关与红外检测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二电子开关与心率检测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心率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智能手环具有心率检测的功能,通过佩戴在手腕,可以随时随地检测心率及心率变化,为预防一些疾病发生和监视身体健康状况提供重要参考。智能手环的心率检测功能主要是通过绿光二极管发射绿光至人体皮肤,通过感光器接收由人体皮肤反射的绿光,通过模数转换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频率检测单元对转换的数字信号进行心率计算,来实现对用户的心率检测。
现有的智能手环在进行实时心率检测,或者根据预设时间间隔进行心率检测时,为了提高心率检测的准确性,在进行心率检测之前,会先通过检测到的心率判断用户是否佩戴好智能手环,在确认用户已经佩戴好智能手环后,再进行心率检测,但是这种方式,无论用户是否佩戴好智能手环时都需要实时或者在预设时间间隔打开绿光二极管,功耗较高,影响智能手环的电池续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令其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能够解决现有的智能手环实时或者定时心率检测的方法功耗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心率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一电子开关与红外检测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二电子开关与心率检测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光二极管、接收反射红外线的感光器和第一模数转换装置,所述接收反射红外线的感光器与第一模数转换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一电子开关与第一模数转换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心率检测模块包括:绿光二极管、接收反射绿光的感光器、第二模数转换装置,所述接收反射绿光的感光器与第二模数转换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二电子开关与第二模数转换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为智能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检测用户是否正确佩戴可穿戴设备,当检测到用户正确佩戴可穿戴设备后,才控制心率检测模块打开进行心率检测,由于绿光二极管发出的绿光携带的能量更多,其耗电量较大,红外检测模块所采用的红光二极管的功耗小于绿光二极管的功耗,因此,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来检测用户是否正确佩戴可穿戴设备,能够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此外,红外线为不可见光,不会造成可见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心率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3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收缩带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