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3034.2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5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程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之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王艳萍 |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处理 双膜法 处理 火电厂 脱硫 废水 装置 | ||
1.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处理池(1)、第一预处理剂箱(2)、第一水泵(3)、第二预处理剂箱(4)、第二水泵(5)、搅拌器(6)、曝气泵(7)、第一水箱(8)、第三水泵(9)、超滤装置(10)、第二水箱(11)、第四水泵(12)和反渗透装置(13);
处理池(1)依次分成第一反应区(1-1)、第一沉淀区(1-2)、第二反应区(1-3)和第二沉淀区(1-4);
第一反应区(1-1)与第一沉淀区(1-2)之间的第一隔断(1-1-1)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水孔(1-1-2);
第一沉淀区(1-2)与第二反应区(1-3)之间的第二隔断(1-2-1)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水孔(1-2-2);
第二反应区(1-3)和第二沉淀区(1-4)之间的第三隔断(1-3-1)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过水孔(1-3-2);
在第一反应区(1-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水孔(1-1-3);
在第一沉淀区(1-2)内,靠近第一隔断(1-1-1)处设置第一限向板(1-2-3),第一限向板(1-2-3)的上沿高于第一过水孔(1-1-2),第一限向板(1-2-3)底边与第一沉淀区(1-2)的底面之间有缝隙;
在第二反应区(1-3)内,设置挡板(1-3-3),在挡板(1-3-3)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过水孔(1-3-4);在第二反应区(1-3)底部设置曝气头(1-3-5);
在第二沉淀区(1-4)内靠近第三隔断(1-3-1)处设置第二限向板(1-4-1),第二限向板(1-4-1)的上沿高于第三过水孔(1-3-2),第二限向板(1-4-1)底部与第二沉淀区(1-4)的底面之间有缝隙;第二沉淀区(1-4)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孔(1-4-2);
搅拌器(6)设置在第一反应区(1-1)内;第一预处理剂箱(2)经第一水泵(3)与第一反应区(1-1)的进水孔(1-1-3)连接;
第二预处理剂箱(4)经第二水泵(5)与第二反应区(1-3)连接;曝气泵(7)与第二反应区(1-3)内的曝气头(1-3-5)连接;
第二沉淀区(1-4)的出水孔(1-4-2)依次与第一水箱(8)、第三水泵(9)、超滤装置(10)、第二水箱(11)、第四水泵(12)和反渗透装置(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断(1-1-1)与第一限向板(1-2-3)之间的距离为200~2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向板(1-2-3)的底边与第一沉淀区(1-2)的底面的距离(缝隙的宽度)为200~3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隔断(1-3-1)与第二限向板(1-4-1)之间的距离为200~2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向板(1-4-1)底部与第二沉淀区(1-4)的底面的距离为200~30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沉淀区(1-2)内设置第一斜管(1-2-4),第一斜管(1-2-4)位于第一沉淀区(1-2)的中部,将第一沉淀区(1-2)从上到下分成三部分,第一斜管(1-2-4)上部为清水区,第一斜管(1-2-4)所在区域为沉淀区,第一斜管(1-2-4)下部为污泥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处理+双膜法的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沉淀区(1-4)内设置第二斜管(1-4-3),第二斜管(1-4-3)位于第二沉淀区(1-4)的中部,将第二沉淀区(1-4)从上到下分成三部分,第二斜管(1-4-3)上部为清水区,第二斜管(1-4-3)所在区域为沉淀区,第二斜管(1-4-3)下部为污泥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之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之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30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床上下层圆销快拆式组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倾斜式循环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