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机房节能蓄冷应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2656.3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盈绿能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张海燕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机房 节能 应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机房节能蓄冷应急系统,包括设有冷水机组出水端和冷水机组回水端的冷水机组模块;具有一次、二次侧管路的换热器模块;具有蓄冷池、上层布水器组和下层布水器组的蓄冷池模块;冷水机组出水端通过第一管路与下层布水器组连通,冷水机组回水端通过第二管路与上层布水器连通,第二管路设有第一循环泵机组模块;一次侧管路进水端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一次侧管路出水端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三管路中设有第二循环泵机组模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电动蝶阀。该系统可以在用电峰期以较低功率运行,降低市电负荷量,节省能源,并在市电出现故障时,保证数据机房的制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机房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机房节能蓄冷应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建立了大量的数据机房,数据机房的需要24小时工作,从而使得数据机房内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数据机房制冷一般是直接通过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使用空调系统直接对数据机房制冷具有以下不足:1、使用空调系统对数据机房进行制冷,需要24小时不断电保证空调系统正常工作,因此,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数据机房的大量用电会加大市电的负荷量;2、当市电出现故障时,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机房的温度升高,影响数据机房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数据机房节能蓄冷应急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现有数据机房的空调系统在白天需要大量供电,从而加大市电负荷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数据机房节能蓄冷应急系统,包括冷水机组模块、换热器模块、蓄冷池模块、第一循环泵机组模块以及第二循环泵机组模块;
所述冷水机组模块上设有冷水机组出水端和冷水机组回水端;
所述换热器模块包括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
所述蓄冷池模块包括蓄冷池、布置在所述蓄冷池上侧的上层布水器组和布置在所述蓄冷池下侧的下层布水器组;
所述冷水机组出水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下层布水器组连通,所述冷水机组回水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上层布水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机组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中;
所述一次侧管路的进水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一次侧管路的出水端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机组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中;
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蝶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蝶阀,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电动蝶阀,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电动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布水器组和所述下层布水器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布水器组包括布水主钢管、布水支管以及布水单元;
所述布水主钢管通过布水支架固定在所述蓄冷池中,所述布水主钢管上设有多个所述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所述布水单元,所述多个布水单元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单元包括分水管接头、水流平衡装置、变径管接头、缓冲弯管以及布水头;
所述分水管接头为三通管或四通管,所述分水管接头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与所述布水支管连接,所述分水管接头处于布水支管两侧的两端依次设有所述水流平衡装置、变径管接头、缓冲弯管以及布水头。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头包括阻水板、多个防扰动隔板以及第二通水管,所述多个防扰动隔板成放射状的设置在所述阻水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多个防扰动隔板的交汇处设置有所述第二通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盈绿能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盈绿能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2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柱总成、悬架系统以及商务用车
- 下一篇:土压平衡盾构机盾尾快速清渣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