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型炉盖开启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0362.7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肖创春;邵治宇;石天如;郑建生;吴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露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F27D21/00;C01B32/95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胡寅旭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型炉盖 开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定型炉盖开启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左端固定有左连接座,左连接座的侧面设有上连接臂、下连接臂,上连接臂与下连接臂的右端之间设有右连接座,右连接座的左侧固定有轴向竖直向下分布的气缸,气缸的轴端与底座抵接;右连接座的下端设有叉形板,叉形板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炉盖,叉形板的左端固定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设有竖轴,右连接座的下端设有与竖轴配合的轴孔,竖轴与轴孔之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稳定、炉盖打开顺畅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炉盖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碳化硅炉的炉盖重量很大,而且温度较高,需要借助开启机构进行开启,目前常用的炉盖开启装置采用悬臂式结构,通常包括气缸、导柱、升降板,升降板与导柱之间通过滑套(滑动轴承)滑动连接,炉盖的侧面通过悬臂与升降板固定连接,通过气缸轴的升降带动炉盖的升降,炉盖提升后人工将炉盖旋转95度。然而由于悬臂式结构,整体受力不稳定,滑套与导柱之间单侧受力较大,进而导致滑套的磨损加剧,滑套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而且随着滑套的磨损或者滑套与导柱之间进入粉尘等,滑套与导柱之间容易发生自锁而卡死,最终导致气缸轴端无法升降,严重影响碳化硅炉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炉盖开启机构稳定性差、开启时容易卡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型炉盖开启机构,该种机构开启炉盖过程中受力稳定,炉盖开启更加顺畅、稳定,不易卡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型炉盖开启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端固定有左连接座,所述左连接座的侧面设有上连接臂、下连接臂,所述上连接臂与下连接臂的右端之间设有右连接座,上连接臂与下连接臂平行分布,上连接臂、下连接臂的左端均与左连接座转动连接,上连接臂、下连接臂的右端均与右连接座转动连接,上连接臂、下连接臂上的四个转动连接的转动中心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述右连接座的左侧固定有轴向竖直向下分布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轴端与底座抵接;所述右连接座的下端设有叉形板,所述叉形板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炉盖,所述叉形板的左端固定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竖轴,所述右连接座的下端设有与竖轴配合的轴孔,所述竖轴与轴孔之间转动连接。
气缸轴端处于缩入状态时,炉盖正好盖在碳化硅炉上,需要开启炉盖时,气缸的轴端伸出,由于气缸轴抵接在底座上,气缸轴伸出时,气缸整体带动右连接座提升,右连接座通过叉形板带动炉盖提升,工人向侧面推动炉盖,使得炉盖旋转一个角度后完全打开;该种炉盖开启机构整体受力稳定,炉盖的升降非常顺畅、平稳,气缸动作时阻力显著减小,整体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均有两根,两根上连接臂对称分布在左连接座的两侧,两根下连接臂对称分布在左连接座的两侧,两根上连接臂之间设有加强杆,两根下连接臂之间也设有加强杆。两根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受力更加稳定,连接强度高,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竖轴与轴孔之间设有转动套,所述轴孔的上端、下端均设有支撑垫片,所述竖轴的上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支架固定连接,竖轴的下端通过螺栓与叉形板固定连接。转动套减小竖轴与轴孔之间的转动阻力,支撑垫片能减小竖轴的两端端部与底座、连接支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炉盖的转动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的轴端固定有同轴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滚珠,气缸的轴端通过支撑杆、滚珠与底座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露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露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0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