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防水土流失的预制涵管填埋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9965.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梅;李祥;梁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刘寒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水土流失 预制 涵管 填埋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防水土流失的预制涵管填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涵管本体,涵管本体包括:管道、固土架;固土架连接管道两侧外壁;固土架包括:设置在管道两侧外壁的固定墙,与固定墙两端相连的两面侧墙体,与侧墙体相连的外墙体,与外墙体底部、侧墙体底部、固定墙底部连接的底架;外墙体、侧墙体、固定墙、底架包围出的空间设为固土室,固土室中央设有连接两面侧墙体的分隔壁;分隔壁将固土室分隔为填土室、用于容纳固土绿植根系的绿植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绿植室容纳绿植根系以锁紧周围水土,通过设置第一孔和分隔板控制绿植根系生长方向,通过设置填土室避免根系生长影破坏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管技术领域,具体是预防水土流失的预制涵管填埋件。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涵管填埋件都是直接将涵管放入挖好的坑中,再将多个涵管拼接,这样的填埋件只能实现通水的功能。如果涵管是用在土质较为疏松,水土环境较差的地方,现有涵管不能帮助预防水土流失,并且还会因为水土的原因导致涵管位置难以固定,或是因为某个涵管移动位置导致涵管间的拼接不稳固,影响排水等。因此设计一种新的涵管填埋件结构,利用绿植帮助固定住预制涵管周围的水土,让预制涵管起到预防水土流失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预防水土流失的预制涵管填埋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防水土流失的预制涵管填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涵管本体,所述涵管本体包括:管道、固土架;所述固土架连接所述管道两侧外壁;所述固土架包括:设置在管道两侧外壁的固定墙,与所述固定墙两端相连的两面侧墙体,与所述侧墙体相连的外墙体,与所述外墙体底部、侧墙体底部、固定墙底部连接的底架;所述外墙体、侧墙体、固定墙、底架包围出的空间设为固土室,所述固土室中央设有连接两面侧墙体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固土室分隔为填土室、用于容纳固土绿植根系的绿植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架包括:多个侧架、多个连接架;所述侧架和所述连接架构成多个线性阵列分布的八边体;所述连接架连接两个相邻八边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填土室位于靠近管道的一边,所述绿植室位于靠近外墙体的一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墙体上设有通孔,并由分隔壁将所述通孔分隔成第二孔、第三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墙体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有多个,且呈线性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该装置通过设置绿植室容纳绿植根系以锁紧周围水土,通过设置第一孔和分隔板控制绿植根系生长方向,通过设置填土室起根系过渡作用以避免根系生长影破坏管道。通过装置实际使用,实施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涵管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涵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涵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涵管的左视图。
图中:1—涵管本体,2—管道,21—阶梯,3—固土架,31—外墙体,311—第一孔,32—侧墙体,321—通孔,322—第二孔,323—第三孔,33—固定墙,34—底架,341—侧架,342—连接架,35—分隔壁,36—固土室,361—填土室,362—绿植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9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板拼接的便携式画板
- 下一篇:一种斜坡式移植防涝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