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9957.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盟特;王金科;刘平辉;卢勇军;郑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进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志健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切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切脚装置,解决了当前电子元件切脚不一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料轨道、挡料及压料机构和切脚机构。本实用新型沿着输料轨道持续输入待加工件,输料过程中,待加工件的引脚始终是穿过槽孔并有部分在输料轨道的下方露出,挡料及压料机构会压住准备进行切脚的待加工件,同时阻挡左侧的待加工件继续输出,而切脚机构则对挡料及压料机构所固定好的待加工件引脚进行切除,不仅使待加工件逐一输出,同时可压住准备进行切脚的待加工件,防止待加工件在切脚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跳动,加强了切脚效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使待加工件的引脚长度保持一致;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切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切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切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体积小、尺寸小,批量生产时,在生产过程中需切断引脚,若采用人工切断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也不能保证,操作不慎,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而现有的切脚机的使用过程中,电子元件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上跳或者倾斜的现象,导致电子元件在切脚后的长度不能保持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切脚装置,解决了当前电子元件切脚不一致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切脚装置,包括:
输料轨道,沿着输料方向的中部设有槽孔;
挡料及压料机构,设于输料轨道的上方,用于阻挡待加工件的输出及固定待加工件;
切脚机构,设于输料轨道的下方,用于切除所述挡料及压料机构所固定的待加工件的引脚。
待加工件或表述为产品,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待加工件的引入,是为了说明结构和/或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脚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沿着输料轨道持续输入待加工件,待加工件的引脚穿过槽孔,挡料及压料机构可使待加工件逐一输出并固定好已输出的待加工件,而切脚机构则对挡料及压料机构所固定好的待加工件引脚进行切除,利用挡料及压料机构不仅使待加工件逐一输出,同时可压住准备进行切脚的待加工件,防止待加工件在切脚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跳动,加强了切脚效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使待加工件的引脚长度可保持一致;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切脚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设于所述挡料及压料机构的左侧,用于稳定所述输料轨道上的待加工件。利用稳定机构,可进一步提高待加工件的稳定性,使待加工件定位平稳、不产生偏移地在输料轨道上持续前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定机构上设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加工件有无针脚。利用检测模块可及时检测出待加工件是否引脚缺失,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台以及与所述固定台滑动连接的压板,所述固定台设于输料轨道的后方,所述压板设于输料轨道的上方。利用滑动连接的结构,可对压板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适合不同高度的待加工件,实现稳定待加工件的效果,扩大了适用性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板至少设有两条与竖直方向平行的第一腰形孔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腰形孔上的螺栓,所述固定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腰形孔相匹配的第二腰形孔,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腰形孔和所述第二腰形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台上。利用第一腰形孔、第二腰形孔和螺栓,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动调节,提高了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进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进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9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粘合剂的定量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罩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