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9185.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俊;陆在奇;李庆;孙赫;周丽敏;徐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涛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5 | 分类号: | B21D7/025;B21D7/16;B2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工件 出现 磨损 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和折弯盘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导向筒,所述折弯盘的上端面设置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背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折弯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容纳槽。该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使用弯折板能够有效增加其与管材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确保管道能够在指定的区域发生弯折,多组导向筒结构的使用,便于通过自身的拆卸安装对管材进行引导和后期的拆卸,第一插孔以及第二插孔的使用,便于对垂直方向上的管道进行便捷的折弯操作,并且动力源与水平方向上管道折弯的动力源相同,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
背景技术
弯管机是对管道等金属件进行折弯操作的设备,其主要动力来源可分为电机动力和液压动力,根据其加工需求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弯管机的体积以及具体功能也不尽相同,其中较为常见一种、是通过电机作为动力,带动折弯盘转动对工件进行弯折操作的设备,但是该类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管道的受力点单一,所以在进行折弯盘折弯操作时,管道往往不会在指定的点上发生弯折,弯角区域以及弯角角度错乱,并且管道表面以及折弯盘上的零部件容易出现磨损现象,降低了管道弯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管道的受力点单一,所以在进行折弯盘折弯操作时,管道往往不会在指定的点上发生弯折,弯角区域以及弯角角度错乱,并且管道表面以及折弯盘上的零部件容易出现磨损现象,降低了管道弯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和装置盒内部的电动机相连接,并且装置盒固定在工作台的下端面,所述转轴的顶端和折弯盘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导向筒,且第一导向筒水平分布在折弯盘的边侧,所述折弯盘的上端面设置有折弯板,且折弯板通过第一竖轴和折弯盘的上端面边缘处转动连接,所述折弯板的背面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尾端伸缩连接在套筒内部,并且套筒的末端通过第二竖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折弯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折弯盘的边侧豁口处开设有第一插孔,且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为上下对应分布,并且第二插孔开设在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筒通过其边侧的安装板和螺栓与第二导向筒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第一导向筒位于第二导向筒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筒通过安装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且第二导向筒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第一导向筒上的引导板,并且引导板的俯视截面呈拐角呈弧形结构的“L”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容纳槽为弧形结构,且其内壁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折弯板上的滚动轴,并且折弯板的水平中轴线与第一导向筒的水平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避免工件出现磨损的弯管机:
1.使用弯折板能够有效增加其与管材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确保管道能够在指定的区域发生弯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磨损;
2.多组导向筒结构的使用,便于通过自身的拆卸安装对管材进行引导和后期的拆卸,设计更加合理;
3.第一插孔以及第二插孔的使用,便于对垂直方向上的管道进行便捷的折弯操作,并且动力源与水平方向上管道折弯的动力源相同,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涛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涛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9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