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8114.9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旺;廖加亮;王维乐;刘斌生;张凤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2 | 分类号: | H01M2/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和设在电池包上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穿设有用于与其电连接的镍带,所述镍带与保护板电连接的端头部呈锯齿状。本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通过端头部设计成锯齿形,这样可以通过增加镍带锯齿形端头部与保护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镍带端头部的上锡效率及锡与镍片连接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包封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镍带进行电连接;在电池组与保护板的连接中,很大比例需要采用焊锡条将镍带和保护板进行连接固定,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镍带加锡的连接固定会有一定难度,且耗时较长,焊锡后品质不是很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通过该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可以提高镍带和保护板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和设在电池包上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穿设有用于与其电连接的镍带,所述镍带与保护板电连接的端头部呈锯齿状。
进一步的,上述镍带的锯齿为三角形锯齿。
进一步的,上述镍带的锯齿为梯形锯齿。
进一步的,上述电池包包括外壳体、设在外壳体内的电池组和设在电池组上端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周沿设有若干个用于镍带穿设有的穿孔槽。
进一步的,上述镍带的端头穿过穿孔槽并有锯齿露出保护板表面。
本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通过端头部设计成锯齿形,这样可以通过增加镍带锯齿形端头部与保护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镍带端头部的上锡效率及锡与镍片连接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视图;
图3、4、5是锯齿的三种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包括电池包1和设在电池包上的保护板2,所述保护板2上穿设有用于与其电连接的镍带3,所述镍带3与保护板2电连接的端头部K呈锯齿状,在电池包1的周侧具有若干个的镍带3,每个镍带3端头部K均呈锯齿状。
其中一种实施例是,镍带3与保护板2电连接的端头部为三角形锯齿。
其中另一种实施例是,镍带3与保护板2电连接的端头部为梯形锯齿。
当然镍带3端头部还可以是矩形波形状等,上述锯齿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齿数。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电池包包括外壳体4、设在外壳体内的电池组5和设在电池组上端的保护板2,所述保护板的周沿设有若干个用于镍带穿设有的穿孔槽6。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镍带的端头穿过穿孔槽并有锯齿露出保护板表面,其中锯齿部分可以一半露在保护板表面上,一部分在穿孔槽内,当焊锡熔化后即可嵌在穿孔槽内的锯齿之间,也可以连接在露在保护板表面上的锯齿,从而可以增加镍带与焊锡,镍带与保护板的连接强度;当然整个锯齿超过保护板表面也同样可以增加镍带与焊锡,镍带与保护板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容易上锡的镍带结构通过端头部设计成锯齿形,这样可以通过增加镍带锯齿形端头部与保护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镍带端头部的上锡效率及锡与镍片连接的强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8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