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径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7342.4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大市聚镇前梁轴承厂 |
主分类号: | B24B5/12 | 分类号: | B24B5/12;B24B41/06;B24B55/0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石熠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滚子 轴承 内径 磨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径磨床,包括固定座、夹持装置、支架和打磨结构,固定座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固定座的上端面设置开口槽,夹持装置水平设置在固定座的开口处,且夹持装置与固定座之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支架竖直固定在固定座的上方,且支架的底部与固定座的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打磨结构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打磨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升降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进行更换打磨轮的前提下完成对轴承外圆周面和内径圆周的打磨,进而提高打磨效率,减少时间成本便于适用大规模打磨生产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径磨床。
背景技术
轴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轴承的加工精度关乎着其使用寿命和安装精度,轴承作为一种支撑机械旋转体,能够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现有的轴承在加工过程中为了减少滚子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摩擦系数,通常会对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圆周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从而减少滚子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滚子的使用寿命减少磨损,现有的轴承内外磨床大多只有一个打磨轮,在对轴承的内外圈进行打磨时只能单一对轴承的内外圈的一侧进行打磨,如果需要打磨轴承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打磨轮,从而导致打磨时间过长,生产效率较低,从而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
因此需要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径磨床,能够在不进行更换打磨轮的前提下完成对轴承外圆周面和内径圆周的打磨,进而提高打磨效率,减少时间成本便于适用大规模打磨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径磨床,旨在改善现有轴承用磨床打磨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径磨床,包括固定座、夹持装置、支架和打磨结构,固定座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固定座的上端面设置开口槽,夹持装置水平设置在固定座的开口处,且夹持装置与固定座之间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支架竖直固定在固定座的上方,且支架的底部与固定座的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打磨结构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且打磨结构竖直设置在支架的内部顶面上,夹持装置包括移动板和夹紧结构,移动板的底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且移动板的底面两侧分别垂直对称安装有螺纹块和限位块,夹紧结构安装在移动板的上方,且夹紧结构的下端旋转固定在移动板上,打磨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升降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内部的顶面上,且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下端面中部分别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固定座内部的上端两侧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有丝杆和滑杆,且丝杆和滑杆分别与螺纹块和限位块之间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夹紧结构包括夹紧板、转轴和夹紧块,夹紧板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旋转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中,转轴的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夹紧板的上端面相对开设有两个夹紧槽,且夹紧槽中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的一端沿水平方向旋转固定有夹紧螺杆,且夹紧螺杆安装在夹紧板的螺孔中,进而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底部带有转轴的夹紧板转动,且转轴与移动板之间旋转连接与打磨块进行摩擦打磨,同时手动调节夹紧螺杆带动夹紧块夹紧轴套。
进一步的,移动板的前后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且移动板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均垂直连接有冷却液喷口,便于移动板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同时冷却液喷口能够在打磨中对工件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升降台的上端面两侧均竖直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上端贯穿支架的顶面,限位杆与支架之间滑动连接,进而通过限位杆的限位保证打磨过程中的稳定。
进一步的,固定座的前后内壁的上部相对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移动板上的滑块之间相互配合,进而通过滑槽与滑块方便对保证移动板在左右移动过程的平衡,保证夹持装置表面平行。
进一步的,丝杆的两侧与固定座之间旋转固定连接,且丝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进而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夹持装置固定工件在合适的打磨结构上进行工件的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大市聚镇前梁轴承厂,未经新昌县大市聚镇前梁轴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7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索端头冲模机构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导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