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06199.7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金银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1 | 分类号: | H01R13/621;H01R13/52;H01R13/627;H01R13/6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林伟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电路 接线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的底部对接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插接有连接基体;所述压线机构插接在塑料壳体的顶部平面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下端垂直连接有绝缘拉杆,而绝缘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从塑料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穿出;所述压线机构左侧和右侧的塑料壳体上均插接有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连接基体的内部横穿设置有金属板,金属板顶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的卡槽,可通过连接基体实现转接媒介,可减少拆线的次数,快速进行线束转换,提高维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线束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接线端子广泛用于电器行业的连接线,其用途广泛需求量大,具有很大的市场,如专利申请书CN201020615052.7中一种贯通式接线端子,应用于多路线路的连接,包括塑料基座、螺钉、带有螺纹孔的接线铜件、设置在塑料基座上侧的螺钉护柱,所述塑料基座前、后贯通形成铜件孔,接线铜件套接固定在塑料基座的铜件孔前端;所述螺钉护柱上的内孔顶端设有预紧部,预紧部的直径微小于或等于螺钉的钉帽直径,克服螺钉护柱内孔顶端的预紧部的预紧阻力将螺钉限定在螺钉护柱的内孔中,另外,在螺钉护柱的内孔壁上设有三条用于固定螺钉的固定加强筋,随同螺钉护柱内孔顶端的预紧部一起防止螺钉在螺钉护柱的内孔中移动;所述接线铜件的螺纹孔与所述螺钉护柱内孔中的螺钉相配合。
传统的接线端子普遍采用人工插件,即把接线铜件插入做好的接线端子的铜件孔中,再把上面的螺钉放入接线端子塑料基座的螺丝孔中,手工向下拧紧固定底面的接线铜件,因塑料基座的螺丝孔与铜件孔前后宽度一致,所以螺丝钉必须向下与铜件拧紧,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而在户外使用接线端子时,接线端子需要额外包覆有外壳进行保护,否则易发生漏电和进水的现象,此外用于户外的接线端子,通常连接着很多设备或者电器,一旦断电影响较大,而普通的接线端子需要使用螺栓进行线束抵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以解决传统的接线端子普遍采用人工插件,即把接线铜件插入做好的接线端子的铜件孔中,再把上面的螺钉放入接线端子塑料基座的螺丝孔中,手工向下拧紧固定底面的接线铜件,因塑料基座的螺丝孔与铜件孔前后宽度一致,所以螺丝钉必须向下与铜件拧紧,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而在户外使用接线端子时,接线端子需要额外包覆有外壳进行保护,否则易发生漏电和进水的现象,此外用于户外的接线端子,通常连接着很多设备或者电器,一旦断电影响较大,而普通的接线端子需要使用螺栓进行线束抵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室外电路用接线端子,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的底部对接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之间插接有连接基体;所述压线机构插接在塑料壳体的顶部平面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下端垂直连接有绝缘拉杆,而绝缘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从塑料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穿出;所述压线机构左侧和右侧的塑料壳体上均插接有调整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壳体还包括穿线孔、行程孔和压线孔,所述塑料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压线孔,其压线机构插接在压线孔中,所述塑料壳体的前端中部开设有穿线孔,其穿线孔与压线孔相连通,所述塑料壳体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下端均竖向开设有行程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金属板和卡槽,所述连接基体的内部横穿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顶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还包括插槽,所述基座的内端相对面上开设有插槽,其插槽与金属板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金银,未经曾金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6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