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05806.8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杜立新;殷古鹏;陶喆;刘海珍;刘倩;王攀;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00;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壳体和后盖,壳体内设置有转子绕组,转子绕组通过后盖密封在壳体内,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为一体结构,传动轴包括相连的电机轴和蜗杆,电机轴伸入转子绕组内且不伸出转子绕组,电机轴与转子绕组同步转动,后盖朝向电机轴的内壁为平面结构,蜗杆的未与电机轴相连的一端通过第一回转结构回转支撑,电机轴在转子绕组和第一回转结构之间通过第二回转结构回转支撑,第二回转结构位于壳体内。该电机的电机轴和蜗杆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传动轴的长度减小,节省空间;电机轴伸入转子绕组并不伸出转子绕组,使得后盖朝向电机轴的内壁为平面,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制动产品/电子转向产品应用于市场,如图1所示,这些产品中的传动机构很多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其中大部分蜗杆10'与电机做成分体结构,此时蜗杆10'与电机的连接需要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电机轴6'通过联轴器组件与蜗杆10'相连,联轴器组件包括第一联轴器5'、第二联轴器8'和弹性联轴器7',第一联轴器5'与电机轴6'相连,第二联轴器8'与蜗杆10'相连,弹性联轴器7'将第一联轴器5'和第二联轴器8'相连,进而将电机轴6'与蜗杆10'相连。由于联轴器组件的设置,延长了电机轴6'与蜗杆10'的整体长度,使得电机占用空间大。另外,电机轴6'穿过转子绕组3',两端通过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4'进行回转支撑,蜗杆10'通过第三轴承9'和第四轴承11'进行回转支撑,电机轴6'的靠近后盖1'的一端由于设置有第一轴承2',需要在后盖1'上设置相应的支撑结构,因此增加了后盖1'的复杂程度,进而增加了电机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解决了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增加安装空间,以及降低了后盖的复杂程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壳体和后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通过所述后盖密封在所述壳体内,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为一体结构,所述传动轴包括相连的电机轴和蜗杆,所述电机轴伸入所述转子绕组内且不伸出所述转子绕组,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子绕组同步转动,所述后盖朝向所述电机轴的内壁为平面结构,所述蜗杆的未与所述电机轴相连的一端通过第一回转结构回转支撑,所述电机轴在所述转子绕组和所述第一回转结构之间通过第二回转结构回转支撑,所述第二回转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
该电机的传动轴的电机轴和蜗杆为一体结构,无需通过联轴器进行安装,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传动轴的长度减小,节省空间;电机轴伸入转子绕组并不伸出转子绕组,通过第一回转结构和第二回转结构回转支撑,使得后盖朝向电机轴的内壁无需压装轴承,后盖的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占用空间小。
作为上述电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轴的未与所述蜗杆相连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转子绕组的端面平齐。该设置使得电机轴与转子绕组的接触面积大,确保电机轴和转子绕组同步转动。
作为上述电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轴的未与所述蜗杆相连的一端内缩于所述转子绕组内。该设置使得电机轴的制备精度低,只要使得电机轴的长度小于转子绕组的沿其轴向的长度即可。
作为上述电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轴伸入所述转子绕组的长度至少为所述转子绕组沿其轴向方向的长度的一半。该设置保障电机轴与转子绕组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上述电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盖为板状结构。该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作为上述电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轴的与所述蜗杆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台阶轴,所述台阶轴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电机轴相连,所述第二回转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段上,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蜗杆相连。台阶轴的设置便于第二回转结构的安装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5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