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05321.9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尹正录;林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正录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邹仕娟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痉挛 持续 静态 牵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包括固定板,还包括屈伸调节器,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屈伸调节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上护套,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下护套。通过调膝关节矫形固定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自由活动或限位固定,可以在坐位、或卧位的情况下,使两腿处于张开状态,减轻大腿内侧肌痉挛的紧张度。并且可以改善膝关节屈伸痉挛,防止膝关节出现强直挛缩,使用方便、舒适,满足了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后,由于脊髓和脑干反射亢进而出现的肌张力异常增高的症候群。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及神经源性疾病等发生后,常常会出现肢体痉挛,特别是双下肢,往往会出现内收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痉挛,长期的肌肉痉挛合并姿势异常及运动障碍,将导致肌肉、关节囊、韧带的挛缩和关节的畸形,影响患者下肢关节功能及步行能力;同时由于双侧内收肌痉挛,致使患者出现“剪刀腿”,会阴部护理困难,增高泌尿系感染机会,并会出现褥疮;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将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目前对于下肢肌痉挛支具主要采用夹板、矫形器做持续的静态肌肉牵伸,但夹板主要是用于膝关节屈伸肌痉挛,对于内收肌痉挛无明显效果;针对内收肌痉挛中的矫形器,主要是在卧床时使用,坐位无法应用,造成患者使用不便。因此,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内收肌痉挛中的矫形器,主要是在卧床时使用,坐位无法应用,造成患者使用不便。因此,提出了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包括固定板,还包括屈伸调节器,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屈伸调节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上护套,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下护套。
优选的是,所述屈伸调节器由铰链支架、锁紧块和活动轴组成,所述铰链支架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锁紧块设置在铰链支架上,所述活动轴设置在屈伸调节器的中间。
优选的是,所述上护套与所述下护套上设置有粘扣带,所述粘扣带上设置有固定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由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组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与铰链支架连接,所述下固定板通过锁紧块转角固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调膝关节矫形固定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自由活动或限位固定,可以在坐位、或卧位的情况下,使两腿处于张开状态,减轻大腿内侧肌痉挛的紧张度。并且可以改善膝关节屈伸痉挛,防止膝关节出现强直挛缩,使用方便、舒适,满足了使用需要。
早期应用可以有效防止下肢内收肌、膝关节屈伸肌痉挛;便于会阴部护理,防止出现感染和褥疮;可以持续佩戴1-3小时,起到持续牵伸作用;在卧位、坐位情况下均可佩戴。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痉挛程度,可以通过螺纹长度适时调整中间活动轴,以达到持续治疗内收肌痉挛的目的,穿戴方便,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的屈曲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的伸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正录,未经尹正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5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