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04388.0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6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P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志男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机 电子技术 微波 移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包括移相器外壳,所述移相器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移相器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连接头,两个连接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移相器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的左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风孔,保护壳的右侧面开设有进风孔,移相器外壳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导热板。该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通过第一导热板将热量进行传递,将导向保护壳内部,实现对热量进行传导,通过扇叶转动,带动风力对第二导热板进行吹风,对第二导热板进行散热,降低移相器的温度,避免移相器温度过高,导致移相器的精准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相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能够对波的相位进行调整的一种装置,任何传输介质对在其中传导的波动都会引入相移,这是早期模拟移相器的原理,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后利用A/D、D/A转换实现了数字移相,它是一种不连续的移相技术,但特点是移相精度高,移相精度高,移相器在雷达、导弹姿态控制、加速器、通信、仪器仪表甚至于音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移相器是属于高精度元件,并且对波的调节是较为精准的,这就导致移相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移相器因体积较小,功率提高时内部温度升高,而高温将会对移相器的精准度造成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包括移相器外壳,所述移相器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移相器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控制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移相器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左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出风孔,所述保护壳的右侧面开设有进风孔,所述移相器外壳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右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
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架,所述第一十字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架,所述第二十字架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转杆的右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移相器外壳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移相器外壳的下方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端贯穿第二轴承并与控制机构的控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相器外壳的下方放置有保护框,所述移相器外壳的底面与保护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移相器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相器外壳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集流板,两个所述集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移相器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右侧面与保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进风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微波移相器,通过第一导热板将热量进行传递,将导向保护壳内部,实现对热量进行传导,通过扇叶转动,带动风力对第二导热板进行吹风,对第二导热板进行散热,降低移相器的温度,避免移相器温度过高,导致移相器的精准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4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排焊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空走线旋转支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