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的高效汽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4357.5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6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焦耀华;姚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电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燃气 高效 汽水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的高效汽水分离器,包括安装筒,安装筒上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有负压风机;安装筒下端连接有积水仓;安装筒的内部依次设有除雾器、气流均布板和溢流管,除雾器安装在安装筒的内壁上端,所述气流均布板上排布设有通气孔,气流均布板的外檐与安装筒的内壁间隙配合安装,气流均布板上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伸出安装筒形成进气口,导气管的另一端沿安装筒的轴向穿过气流均布板,形成位于气流均布板下的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合适,操作方便,便于维护,通过设置气流均布板,气流均布板上设有通气孔可以实现生物质燃气均匀向上流动,进入上层平板型pp除雾器,使得生物质燃气有较好的汽水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气化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的高效汽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生物质气化生产线中使用的汽水分离器,仍然搬用石油化工产业中的汽水分离器,分离器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价格高,并不完全适用于生物质燃气的汽水分离;还有一些生物质气化生产线没有配备汽水分离器,生物质燃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会降低燃气的热值,不利于能量的高效利用;现有生物质气化生产线中,使用的汽水分离器并不是完全针对生物质气化生产线设计的,分离器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价格高。
中国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调载空压机的汽水分离器,公告号为CN204283895U,公告日为201504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调载空压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一侧的进气管,设置在罐体内部上方的除雾器,以及L形排气管,在所述的罐体内部与罐体内壁面间隔地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的弧形导流板与进气管相对应,所述的排气管的竖直部上端贯穿除雾器并与除雾器上方的区域连通,所述的排气管的水平段外端穿过所述的罐体的侧壁并延伸至罐体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汽水分离器可有效去除压缩机进口气体中3微米以上的液滴和颗粒,同时降低汽水分离器出口高度,并设置降液管,避免管路中长时间积液进入压缩机,最终维护压缩机的稳定运行。采用改良后设计的压缩机入口汽水分离器,压缩机运行噪音不在出现间歇性的增大,运行平稳。以上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调载空压机,主要解决压缩机运行噪音不在出现间歇性的增大,运行平稳的问题,但是没有简化结构,解决分离后的水进行如何处理等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为一种旋涡超净除雾器,公告号为CN206334489U,公告日为2017071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涡超净除雾器,包括一反应器,反应器上下通透,在反应器下部设置烟气进口,上部设置烟气出口,在反应器内设置含尘混液收集腔,反应器下部与含尘混液收集腔之间形成烟气收缩区,上部形成烟气释放区:在含尘混液收集腔下部设置旋涡汽水分离器,在旋涡汽水分离器上部设置环形接水槽,环形接水槽开口于含尘混液收集腔内,在旋涡汽水分离器的顶端设置液膜导向斜角,在液膜导向斜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还设有尘浆导流管,在烟气释放区内设有冲洗管;在含尘混液收集腔的底部还设有导流落水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管式除雾器在漩涡汽水分离时,液滴细尘自由落体甩向涡流扇叶,发生气液碰撞而造成的二次夹带污染问题。以上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气液碰撞而造成的二次夹带污染问题,但是没有简化结构,解决分离后的水进行如何处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的高效汽水分离器,包括安装筒,安装筒上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有负压风机;安装筒下端连接有积水仓;所述安装筒的内部依次设有除雾器、气流均布板和溢流管,所述除雾器安装在安装筒的内壁上端,
所述气流均布板上排布设有通气孔,气流均布板的外檐与安装筒的内壁间隙配合安装,气流均布板上安装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伸出安装筒形成进气口,导气管的另一端沿安装筒的轴向穿过气流均布板安装,形成位于气流均布板下的出气口;
所述溢流管靠近积水仓一端安装,溢流管一端穿过安装筒设置,溢流管另一端伸入积水仓内,工作状态中溢流管伸入积水仓的一端置于水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电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电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4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引导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警示的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