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桃自动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3675.X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7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宋乐鹏;李旭超;陈勇康;黄金盆;梁显雯;刘遥;石胜兵;雷笪;胡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1/04 | 分类号: | B07B1/04;B07B1/46;B07C5/22;B07C5/36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自动 分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桃自动分选装置,包括上料漏斗,上料漏斗的下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三级筛选滤网,三级筛选滤网的孔径按照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每一级筛选滤网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接料漏斗,每一个所述接料漏斗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一重量采集器,第一重量采集器输出端经过第一传送带传送至第二重量采集器,第二重量采集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传送带传送至分类器,分类器的一端设置有合格产品接料箱,另一端为不合格产品接料箱。所述核桃自动分选装置,减少了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提高了分选效率;通过三级筛选滤网对核桃的尺寸大小进行预筛选,以保障后面的分选更加精确;通过第一重量采集器与第二重量采集器进一步增加了分选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桃自动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桃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栽培不当或者采摘时机不当,造成核桃的空瘪现象。在我国,核桃的空瘪率较高。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品质,需要剔除这些空壳的核桃。目前,农户和中小型企业多采用人工分选的方法,该方法仅以质感,大致的重量作为判别依据,因此准确率较低且手动分选的成本也较高,效率低下,不利于核桃产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高效对核桃进行分选,并且分选更加准确的核桃自动分选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阐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桃自动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漏斗,所述上料漏斗的下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三级筛选滤网,所述三级筛选滤网的孔径按照由小到大依次设置,每一级筛选滤网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接料漏斗,每一个所述接料漏斗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一重量采集器,该第一重量采集器输出端经过第一传送带传送至第二重量采集器,所述第二重量采集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传送带传送至分类器,所述分类器的一端设置有合格产品接料箱,另一端为不合格产品接料箱。
其中,所述第一重量采集器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且在所述第一托盘上设置有下料孔,所述第二托盘靠近所述第一托盘相对设置且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水平转动,在所述第二托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核桃容纳孔,在所述第一托盘上还设置有第一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托盘的核桃容纳孔从所述接料漏斗接取一个核桃后,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核桃沿所述第一托盘转动,并经过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后从所述下料孔进入所述第一传送带。
其中,所述第一托盘上的下料孔与所述第二托盘的核桃容纳孔均为圆孔,且孔径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托盘上设置有4个核桃容纳孔,且沿圆周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分类器包括分流板,该分流板的中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重量采集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托盘转动速度的转速传感器。
其中,所述核桃容纳孔的孔径与核桃的大小相适应,所述接料漏斗与所述第二托盘的盘面之间对应设置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的下端管口与所述第二托盘的盘面贴合,且所述上料管的管径与核桃容纳孔的孔径相适应。
其中,所述第二重量采集器包括称重托盘,该称重托盘用于停放单个核桃,在所述称重托盘下设置有第二重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3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