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02679.6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梅;王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远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6 | 代理人: | 王慧凤;吕品 |
| 地址: | 2654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套置于患者头部或颈部的第一固定环和用于固定导管的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连接部包括螺纹筒,螺纹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一固定环上连接有第一螺纹管,第一螺纹管伸入第一螺纹孔,第二固定环上连接有第二螺纹管,第二螺纹管伸入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纹管与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以及第一螺纹管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可相对旋转。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使用更为灵活,使患者在导管相对固定的状态下,可以换一下姿势,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内静脉置管护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内静脉置管术,即从右颈内静脉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至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颈内静脉置管术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留取血标本、完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压检测、血液透析等领域被广泛使用。颈内静脉置管后,需要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固定,在临床经验中,常使用胶布将导管粘贴在患者的耳后或颈部;或者使用一次性手术帽套在患者头上,利用帽子的松紧带勒住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胶布固定时,因患者耳后头发或患者出汗等因素的干扰,胶布容易脱落,为保证治疗进行,需要反复粘贴;使用一次性手术帽固定时,帽子的松紧带比较松弛,无法稳定地将导管勒住,在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时,导管容易脱出,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导管固定不牢,容易引起患者脱管,患者活动不方便,增加护士工作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套置于患者头部或颈部的第一固定环和用于固定导管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连接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伸入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连接有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二螺纹管伸入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纹管与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一螺纹管与第一螺纹孔的配合,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可相对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环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铰接第一铰接链、第二铰接链,所述第一铰接链、第二铰接链均为多个铰接块可拆卸地首尾铰接而成,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连接有第一螺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环内设置有重叠的且可以相对同轴旋转的上挡块、下挡块,所述上挡块、下挡块嵌入第二固定环内,所述上挡块上设置有第一扇形孔,所述下挡块上设置有第二扇形孔,通过上挡块、下挡块的相对同轴旋转,调节第一扇形孔与第二扇形孔的重叠面积,以此调节所述第二固定环可通过孔径的直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螺纹筒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螺纹筒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时,第一固定环固定于患者头部,第二固定环固定导管,导管被相对固定住,这样防止患者脱管,防止因导管反复牵拉引起患者出血,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小了护士的工作量;另外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可相对旋转,这样使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使用更为灵活,使患者在导管相对固定的状态下,可以换一下姿势,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4为第二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远市人民医院,未经招远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2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