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02088.9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勇;李顺;贾宁阳;吕行;郑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检查 转移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包括:四个滑轮部,均具有与地面接触的滑轮、穿过滑轮中心的与滑轮连接的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中的刹车装置;支撑杆,竖直连接在支撑座上,均具有手臂架、设置在手臂架上的与手臂架一体连接的固定腋架以及设置在固定腋架中的伸缩腋架;腋下垫,连接在两个伸缩腋架的顶端中;第一连接杆,与腋下垫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设置在间隔距离短的两个手臂架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与第一连接杆呈90°,连接在间隔距离长的两个手臂架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
背景技术
在影像检查中,许多术后、行动不便的患者必须需要通过轮椅或平车进行辅助转移至检查室内。在常规检查中,一般是由患者家属及护士协助患者由床或轮椅转移至检查床上,通常是先固定好轮椅,家属或者护工协助患者站立再转移至检查床上。现实生活中,老龄化比较严重,子女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护老人,在进行老龄患者的转移时也会发生人手不足的情况,这就会引起检查时间的延长,且由于老龄患者的力气都较小,且通过人力转移的过程中缺少安全保护措施,在转移过程中发生跌倒或坠床的风险比较高。
现有技术中,患者多通过自己搀扶一个高度固定的支架来作为安全防护措施,随后在家属或者护工的帮助下进行缓慢移动,转运耗时会比较长,且耗费人力较多,而且由于患者身高的差异,有些患者不能稳定地搀扶住固定高度的支架,同时患者在从床或轮椅到检查床的过程中还需有一次转身的过程才能背对检查床从而进行躺下,患者进行转身需要将支架多次抬起下来慢慢进行整体的转动,更加增加了转运耗时,影响了检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四个滑轮部,均具有与地面接触的滑轮、穿过滑轮中心的与滑轮连接的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中的刹车装置;支撑杆,竖直连接在支撑座上,均具有手臂架、设置在手臂架上的与手臂架一体连接的固定腋架以及设置在固定腋架中的伸缩腋架;腋下垫,连接在两个伸缩腋架的顶端中;第一连接杆,与腋下垫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设置在间隔距离短的两个手臂架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与第一连接杆呈90°,连接在间隔距离长的两个手臂架之间,其中,固定腋架顶端还设有伸缩阀,伸缩腋架上还设有多个用于与伸缩阀配合来调节伸缩腋架高度的高度孔,一个竖直面中设有一个腋下垫和两个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一个水平面中具有两个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同一个水平面内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上还配合固定有两个手扶柄,手扶柄横跨在两个第二连接杆上,且与两个第二连接杆均呈90°,手扶柄共有四个,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在的水平面最高高度为80cm,80cm以上部分为固定腋架和伸缩腋架,80cm以下部分为手臂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手臂架的高度为80c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腋架的高度最高为60c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腋下垫的长为10c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检查轮床转移辅助支具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高度孔的孔径不小于2cm,高度孔之间的间隔为5cm。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未经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2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堵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试管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