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00738.6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熊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汉强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除虫 捕食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属于害虫防治用品技术领域。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上管体连接在下管体的顶部,上管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外壁连接有旋钮,转动轴远离旋钮的一端穿过上管体并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外壁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活塞滑动连接在上管体的内壁,活塞外壁连接有顶杆,下管体内壁连接有挡块,挡块外壁开凿有锥形槽,锥形槽内壁活动连接有相匹配的锥形盖,下管体的底部开凿有第一释放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锥形盖与锥形槽之间的缺口,避免捕食螨被一次性放出,进而有效控制捕食螨的释放量,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
背景技术
捕食螨是以红蜘蛛、锈壁虱、粉虱卵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的为害,如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可替代化学药物防治,达到确保产量、提高安全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是生产绿色农产品及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是可行的,且意义非常重大,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与防治其它病虫害配套的完整技术,而且由于捕食螨释放到大自然中,会受到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害虫防治的失败,现今多采用人工养殖捕食螨,等捕食螨养成成螨后包装成袋,但如果直接拆开包装袋在果园间释放,捕食螨会一次性被放出,影响了防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连接在下管体的顶部,所述上管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壁连接有旋钮,所述转动轴远离旋钮的一端穿过上管体并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壁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上管体的内壁,所述活塞外壁连接有顶杆,所述下管体内壁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外壁开凿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内壁活动连接有相匹配的锥形盖,所述下管体的底部开凿有第一释放孔。
优选的,所述锥形盖外壁开凿有与顶杆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锥形盖外壁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远离锥形盖的一端连接在下管体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下管体的底壁连接有定位柱,所述锥形盖滑动连接在定位柱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下管体外壁连接有内螺纹,所述上管体外壁连接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的材质可采用塑料。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上管体的一端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外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旋钮外壁均开凿有相配合的通孔,且所述通孔内活动连接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下管体的底部连接有转动底座,所述下管体外壁连接有滑块,所述转动底座外壁开凿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且所述转动底座外壁开凿有第二释放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释放孔与第一释放孔的孔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除虫用捕食螨释放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00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钉螺去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农业的自动喷药除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