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98934.4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乃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乃勋 |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7/00;A62B33/00;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6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层建筑 逃生 装置 |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它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救生箱的上端顶部设有固定扣,固定扣的内侧设有滑轮,救生箱的上方设有防尘盔,防尘盔的上方设有救援灯,防尘盔通过氧气管与供氧装置相连接,供氧装置设置在救生箱的内侧顶部,救生箱内侧的中部设有背囊,背囊的内侧设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与救生箱固定连接,安全绳的另一端与锁扣相连接,救生箱内侧的底部设有空腔,救生箱的后端设有两条安全背带,两条安全背带之间设有安全扣,救生箱的左右两端设有一个照明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自带供氧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而且在救生箱上设有照明装置,方便找到安全出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装置,它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筑高速发展,高楼林立,在高楼中工作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人员密集,而且在高楼内现代化设施设备较多,如通信设备、空调系统、机电设备等,再加上可燃的装修材料,一旦发生火灾,高楼内的这些会迅速燃烧,扩大灾情。
高楼即高层建筑,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被称为高楼,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高楼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城市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高楼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由于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失火难以控制和逃离,并且火灾伴随着热烟和有毒气体,许多人在楼道内由于混浊的空气无法到达安全的地方;通道内充满热烟,许多人由于无法看清路面情况,容易迷失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它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自带供氧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气体,而且在救生箱上设有照明装置,能探清路面情况,方便找到安全出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救生箱、固定扣、滑轮、防尘盔、救援灯、氧气管、供氧装置、背囊、安全绳、锁扣、空腔、背带、安全扣、照明装置,救生箱的上端顶部设有固定扣,固定扣的内侧设有滑轮,救生箱的上方设有防尘盔,防尘盔的上方设有救援灯,防尘盔通过氧气管与供氧装置相连接,供氧装置设置在救生箱的内侧顶部,救生箱内侧的中部设有背囊,背囊的内侧设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与救生箱固定连接,安全绳的另一端与锁扣相连接,救生箱内侧的底部设有空腔,救生箱的后端设有两条安全背带,两条安全背带之间设有安全扣,救生箱的左右两端设有一个照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条安全扣结构相同,并且二者水平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全背带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安全背带为防火耐磨的安全背带,采用12mm编织绳编织,破断力800KG,承载能力大,不容易断裂,并且具有防火效果,不容易点着。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装置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道内多是热烟和有害气体,照明装置照射前方,为人们探路,方便人们找寻安全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救生箱为方形救生箱。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扣为半框形固定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当在高楼发生火灾时,可以将小件重要物品放到空腔内,然后将背带和安全扣连接固定,打开供氧装置后再带上防尘盔,此时人们呼吸的空气为供氧装置提供的,然后打开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为内置电池的照明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道内多是热烟和有害气体,照明装置照射前方,为人们探路,方便人们找寻安全出口;有些楼层上安装有吊索,吊索就可以穿过固定扣然后使用安全扣扣住锁紧,人们再从高楼层慢慢的降至安全区,而设置在固定扣外侧的滑轮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固定扣与吊索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是用于高空绳索上的应急备用;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导致受伤,无法继续前行时,可以拨动救援灯开关,救援灯闪烁,方便救援人员发现,并及时救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乃勋,未经于乃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8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蚯蚓粪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院康复用上肢综合训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