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97774.1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8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郝钢;申龙;晋亚明;付健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 |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王红梅 |
| 地址: | 03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掘进 工作面 伸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包括:负压风筒、伸缩架体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竖向的滑槽和位于滑槽内的滑块;伸缩架体包括若干节X形支架,相邻的两节X形支架的上下两端对应铰接,每一节X支架的两个支杆的重叠处铰接,首端的X形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滑槽内,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负压风筒内设置有钢圈,相邻的两节X形支架的顶部与一个钢圈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使用时需要吊挂的问题,节省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掘进工作面通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
背景技术
井下掘进工作面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供风。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工作面的风筒距迎头不得超过5米,一旦工作面掘进超过5米,就需要进行风筒延伸。目前掘进工作面使用的伸缩风筒,需要进行吊挂,否则需要对各个吊挂点移动才能实现伸缩风筒的拉伸,掘进工作面在正常施工过程中,无法超前施工吊挂固定点,因此,目前使用的伸缩风筒的拉伸需要专业人员实施。此外,该伸缩风筒的拉伸无法满足距离的需要,需要来回倒换短节风筒,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包括:负压风筒、伸缩架体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竖向的滑槽和位于滑槽内的滑块;伸缩架体包括若干节X形支架,相邻的两节X形支架的上下两端对应铰接,每一节X支架的两个支杆的重叠处铰接,首端的X形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滑槽内,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负压风筒内设置有钢圈,相邻的两节X形支架的顶部与一个钢圈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顶支杆和加固杆,顶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滑槽的顶端,另一端沿着负压风筒拉伸的方向,顶支杆上设置有两个长槽孔;加固杆固定在顶支杆和滑槽之间。
优选的是,末端的X形支架无外下端,外上端处铰接有垂直向下的风筒拉手。
优选的是,所述负压风筒的末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扩散孔。
优选的是,首端的X形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滑槽内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
优选的是,所述风筒拉手的底端位于负压风筒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负压风筒内的一个钢圈与相邻的两节X形支架的顶部连接,直接拉伸伸缩架体实现负压风筒的伸缩,无须将负压风筒吊挂后才能进行伸缩,避免在掘进工作面设置吊挂固定点,无须使用专业人员才能实施负压风筒伸缩。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结构简单,适用于掘进工作面使用,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使用时的伸开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伸缩风筒使用时的收缩示意图。
图中:
1、负压风筒;2、伸缩架体;3、固定机构;31、滑槽;32、滑块;33、顶支杆;34、加固杆;35、长槽孔;4、扩散孔;5、风筒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7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囊式变容水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生物发酵用磨酱装置





